第(1/3)頁 陽光熱烈,走幾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楊禾帶隨從走進一間茶館,靠窗邊坐下。 打量街道上人頭的攢頭,有衣著光鮮的掌柜和東家,有年輕的伙計,有短杉打扮的力氣人。 一派欣欣向榮模樣,看上去比京城也不差。 這時小二提著茶壺熱情地走過來,“幾位大人喝什么?” 楊禾往桌子上丟過去六七枚銅板,“跟你打聽一點事?” 小二開心收下,“您問。” “最近生意怎么樣?” 店小二不加思索道,“茶館地段還可以,東家有錢賺。” “有沒有貪官污吏、惡少衙內(nèi)來找麻煩?” “以前有,現(xiàn)在沒有。”店小二自然早早注意到楊禾穿著明朝官服。 “以前那些只會知乎者也的官老爺都回家去了,現(xiàn)在衙門里的都是青天,只要東家按規(guī)則納稅,不用擔心有人來找麻煩。” 楊禾老臉一紅,因為他也是知乎者也那一套,賊死板。 心里不信邪,在楊禾認知中,叛軍什么德性他一清二楚,于是又問,“東家做生意有錢賺,你的日子怎么樣?” “不僅是我,廣州府老百姓的日子普遍比以前好很多,我娘和媳婦在家織布賺錢,父親修路賺錢,馬上我們家還能分到兩畝地,日子美的很。” “....” 楊禾傻眼,店小二這句話信息含量太多,他有點消化不了。 先說織布,這玩藝把蘇州織戶逼造反,原因是官府收稅太多,遇到天災(zāi),蠶吐絲少,這種情況同樣強征不誤。 想到這里楊禾問,“每臺織機每月交多少稅錢?” “以前每臺織機每月交一百文固定稅,如今不收稅。”說到免稅,小二頗為得意,“所以我才說,現(xiàn)在衙門里的都是青天。” 楊禾驚呆,不收稅,怎么可能? 這就好比狗不吃那啥,稀奇! “修路是怎么回事?”楊禾不信邪,“是強制勞役嗎?現(xiàn)在正是農(nóng)忙,家里的田怎么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