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幽州,雖然看似風平浪靜,里面卻魚龍混雜。 其中便以張純,劉虞,公孫瓚三股實力稱霸幽州。 張純,字伯仁,乃是西漢大司馬張安世五世孫,侍中張放之子。 張純少襲爵位,官至侍中,本為泰山太守,張舉與張純領軍劫略薊中,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聚眾至十余萬人,屯兵肥如,經常掠奪幽州、冀州之地,以充做軍資。 公孫瓚本欲出兵征討,又擔心劉虞坐收漁翁之利,故一直放任其做大。 然張舉野心勃勃,仗著手中兵多將廣,竟然敢自稱天子,天子諸侯人人得而誅之。 于是朝廷因此派遣公孫瓚出兵攻打張舉,張純二人。 公孫瓚一邊得提防著劉虞,一邊還要出兵攻打張純。 北平城內,公孫瓚看著桌子上的圣旨,面色深沉道,“眼下朝廷讓我派兵攻打張純,張舉,不過我又擔心劉虞坐收漁翁之利,對軍不利,大家有沒有什么良策”。 此時常山趙子龍站出來躬身道,“主公莫慌,子龍只需領三千白馬義從便能擊潰張純,張舉,取其人頭獻于主公賬前”。 公孫范道,“子龍將軍未免太小看張純,張舉二人了,他們可是擁兵十萬,占據了漁陽郡,就算白馬義從再怎么厲害,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張純,張舉這十萬大軍”。 趙子龍開口道,“子龍心中已有計謀,此戰若是不能大勝,將軍可取我人頭”。 公孫瓚面色深沉的點了點頭。 趙子龍的實力他太清楚不過了,不但不怕死,一把龍膽亮銀槍可穿梭在上萬大軍之中,尚且可來去自如。 他向來做事謹慎,從不夸大海口。 此番既然主動請戰,肯定是心中已有謀劃。 公孫瓚當即便答應了,讓趙子龍手持令箭,親率三千白馬義從向張純,張舉大營飛馳而去。 趙云身穿銀甲,手持龍膽亮銀槍,威風凜凜。 他并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圍繞著漁陽郡走了一圈。 兩只眼睛忽然爆發出一道兇光,高聲道,“兄弟們,此戰我們只需勝,不許敗,我剛剛已經研究過敵軍的兵力配置,他們大多將兵力聚集在西方已為了抵擋西涼馬騰進攻,北方防止公孫瓚將軍進攻,南方又擔心董卓等人進攻,只有這東方兵力布置較少。 我們白馬義從乃是將軍親自挑選出來的一支精銳騎兵,所有兵將都是可以以一殺十的強兵。 我們當一鼓作氣,殺入敵軍大營,斬殺張純,張舉二人,公孫將軍在后面接應我們,定能大獲全勝”。 三千白馬義從,齊聲道,“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趙云高吼一聲,“隨我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