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都稱我為圮上老人,昔日師祖以此書贈于張良,張良以此書助漢高祖劉邦建功立業,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希望你憑借此書,也能有一番作為”,老者道。 呂布心頭微顫,沒想到張良橋頭拾履的典故居然是真的。 剛剛抬起頭,那圮上老人早就不見了蹤影。 呂布四處打望,皆尋不到。 有些期待的捧書一看,牛皮紙里面第一頁書寫著四個字跡清秀端正的大字,《太公兵法》。 叮咚, 恭喜宿主獲《太公兵法》卷三《龍韜》。 《太公兵法》又稱《太公六韜》,乃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典籍,分別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各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萬字。 昔日謀圣張良曾得《太公兵法》卷一《文韜》,張良以此書助漢高祖劉邦建功立業,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 宿主所得龍韜內分《王翼》、《論將》、《選將》、《主將》、《將威》、《勵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征》、《農器》十三篇。 主要論述軍事指揮和兵力部署的藝術,指出在戰爭中要調動對方,選擇將帥、嚴明紀律,然后確定如何發號令、通信息。還指出要注意天時地利、武器裝備和物質供應等。 恭喜宿主獲得《龍韜》,武力永久性+2,智力永久性+2。 獲得太公兵法六卷,可召喚太公姜尚。 姜尚? 那可是接近于神話般的人物啊。 典韋眨了眨眼睛,“咦,哥哥,那個老頭子呢”。 呂布沒有答話,帶領著一百黃金火騎兵躍過木橋向五原郡奔去。 大軍途徑朔方郡邊境,漢武帝時期曾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自云中郡出兵,西經高闕,再向西直到符離。 收復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轄地,并在陰山以南的河谷地帶設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第二年又派遣校尉蘇建率領十萬人興筑陰山南麓的長城,筑朔方郡治及下屬縣城。 朔方郡與五原郡接壤,而且城內守軍極少,呂布之前與郭嘉商議的計劃便是先取朔方,后攻云中。 朔方郡水草肥美,盛產戰馬,董卓西涼鐵騎的戰馬便大多是從五原,朔方,云中等地所得。 自從呂布掌控了五原郡,朔方郡周邊的牛羊戰馬大多早已被董卓遷移走,就是想落下一座空城給呂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