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多時,院內走出一位青年,身穿褐色粗布衣,面色儒雅,比郭嘉略長幾歲,哈哈大笑道,“沒想到到我躲在這破屋之中,奉孝也能找得到啊”。 “有緣千里自來相會,志才想躲開我郭嘉,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郭嘉笑應道。 戲志才嘴角留著一撮長須,輕撫著長須打量了一番旁邊的呂布,“不知這位是?” “不瞞志才,這位乃是我家將軍,亂世之中興起的一支義軍,本打算帶領兵將前往廣宗一帶與皇甫大人會和,共同討伐賊首張角,路經此等,見一間茅屋,我家主人認定此處定隱藏著一方名士,便帶我前來訪賢,一問書童,沒想到竟是志才”,郭嘉欣喜道。 郭嘉之才,戲志才可是一直都看在眼里,心有大志,多謀善斷,能讓他認之為主,想必此人一定非比尋常。 “寒舍簡陋,還望幾位不要嫌棄,里面坐”,戲志才開口道。 “哈哈,早就聽奉孝提起過志才之名,沒想到竟在此處遇到,這當真算是緣分啊”,呂布笑道。 “哦,不知奉孝都說我什么了”。 戲志才這么一問,倒是有些難住了呂布,畢竟郭嘉雖有提過,卻很少評論,眉宇微凝,笑道,“奉孝曾說志才,志才,人如其名,胸懷大志,才華橫溢,其謀略不在奉孝之下”。 “呵呵,奉孝謬贊了,奉孝之才,我等豈能相比啊”。 木屋之內十分簡陋,堆滿了竹簡,比起水鏡先生的木屋則是少了幾分雅致,飄蕩著一股酒香,看來也是嗜酒如命之人。 三人一邊論學,一邊喝酒,時而傳來陣陣笑聲。 “當今之天下,皇帝昏庸,宦官當道,名不聊生,黃巾起義已然在我們的推算之中,志才可敢推算黃巾起義能否成事”,郭嘉面色淡然道。 “黃巾起義來勢洶洶,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乃是天下之民心所向,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志才以為此番黃巾起義必成大事”。 郭嘉面色微動,“黃巾軍來勢兇猛,多有勝仗,不過大漢朝歷經四百余年,根深蒂固,此時還不可妄下定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