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問鼎十國》


    第(2/3)頁

    但金子就是金子,即便少了種放的相助,種世衡毅然憑借朝廷的制度考進軍校,從諸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從而獲得殿試的資格。

    不過因為少年清苦貧窮,進了軍校才開始學習騎馬,馬術上略遜一籌。

    種世衡的答卷很簡潔樸實,通篇圍繞「治軍」二字來寫,讓羅幼度感觸頗深,一瞬間想到了昔年的自己。當年自己也是菜鳥一個,不懂軍事,便死抓治軍,在潘美、曹彬的支持下,于淮南闖出了一番天地。

    閱完了所有卷子,羅幼度帶著幾分欣喜的道:「今年可是科舉大年!一個范仲淹、一個種世衡,還不足,居然還有夏旺榮、夏遇乞這兩個英杰……這下有點為難了呀。」

    他說著將種世衡、夏旺榮、夏遇乞三人的卷子挑出來遞給羅康叡,待他看完之后,問道:「太子怎么看?」

    羅康叡臉上也透著喜意,說道:「這個夏家這對兄弟還真了不得,他們二人的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都是優等,兵部省試,兩兄弟并列第一,此番軍略的表現竟也不輸種世衡。孩兒也不知如何決斷,還是父皇定奪吧。」

    他心中是傾向夏旺榮、夏遇乞這對兄弟的,論及綜合能力,兩兄弟的表現確實在種世衡之上。

    不過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羅康叡也知進退,欽點狀元這事,還得皇帝決定。

    羅幼度并沒有多想,直接點了種世衡為狀元。

    羅康叡有些錯愕,卻也不敢多言。隨著年歲的增長,他也有了自己的主見意識,對于自己父皇的個別想法并完全認同,但唯有一點,識人用人這方面,羅康叡是跪著聽從的。自己父皇看中破格提拔的人就沒有一個錯過……

    早年給他安排的玩伴,現在一個個都是大虞朝廷的未來支柱。

    即便看似荒唐的那個小時候帶著自己玩,跟自己父親不清不楚的吏部侍郎蕭綽,也在位子上展現了超凡的才能。

    甚至有人私底下說,蕭綽若是男兒生,入議政廳拜相都大有可能。

    羅幼度將文武狀元的名單定下,起身說道:「走吧,去金鑾殿見一見朝廷未來的支柱。」他頓了頓語重心長地道:「為父給你留下最大的財富不是這個江山,而是這些能夠抵定天下的人才。」

    如果沒有后世影響,羅幼度八成會從夏家兄弟中選取一個為狀元,但他在這方面開了掛,也理所當然地選擇種世衡這種天賦是可見的人才。

    這也是羅幼度最大的優勢,也是大虞火箭式發展的關鍵之一。

    他能夠清晰的知道一部分人的忠女干潛能,從而加以提拔著重培養。

    這并不是說他沒有看走眼的時候,相反隨著教育的發展,領地的增多,歷史上許多蒙塵之珠,在他這個時代發光發熱。只是這些都需要一點點地發掘,但呂蒙正、張齊賢、范仲淹、種世衡這些人是不需要發掘的,他們本身就是明珠,能夠提前發光發熱。

    至于夏旺榮、夏遇乞也很有潛力,羅幼度亦打算重用,只是與其去賭兩人的潛力,不如將最大的籌碼壓在種世衡的身上。

    其實夏旺榮、夏遇乞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是并不為羅幼度所知。

    夏旺榮、夏遇乞出生于寧夏黨項野利氏,原名叫野利旺榮、野利遇乞是西夏李元昊的左膀右臂,西夏能夠成功建國,文武雙全的兩人居功至偉。

    三川口,好水川兩大擊破宋軍的戰役就是兩兄弟的手筆。

    不過定難軍拓跋李氏早已覆滅,黨項野利家臣服于王化,將黨項的野利氏改為漢姓,以夏州為姓。

    這一切羅幼度自然是不知道的。

    提一嘴,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兩位西夏的開國功臣最終死在了種世衡的離間計下。

    羅康叡慎重說道:「孩兒謹記于心。」

    徐步來到大殿,文武殿試的一眾考生懷著忐忑與激動的心情行禮。

    「免禮,平身,都抬起頭來,你們都是朝廷未來的棟梁,朕也不是洪水勐獸,不必如低著頭,將腰桿子挺起來。我大虞的好男兒,要有男兒的朝氣。」

    考生們聽了人人都直起了身子,一臉的激昂。

    對上那一雙雙清澈勵志的眼睛,羅幼度也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這才是我大虞的好男兒……」

    他笑著贊著殿下眾人,說得一眾考生心里暖暖的。

    羅幼度問道:「誰是范仲淹?」

    一個帶著幾分青澀的少年郎在眾人欣羨的目光中走了出來:「學生在!」

    羅幼度看著自己的偶像,說道:「你的考卷,朕反復看了幾遍,寫得非常好。朕與太子都是拍桉叫絕,以你這年紀,能有如此見解,但真了不起。尤其是我在你文章中看出了對未來的假象,這點更好。」

    范仲淹帶著幾分激動地作揖道:「謝陛下,自學生啟蒙時,從父親口中聽得陛下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金玉良言,深有感觸,以為座右銘,表于床前,日夜警醒自己。」

    大殿一時無聲。

    范仲淹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有些不安。

    太子羅康叡有些意外的看著自己的父親,自己那個遇事不慌,笑口常開的父親居然有些臉紅害羞?

    什么情況?

    羅幼度心里念了一句:「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他一本正經地讓人公布了文武狀元的名單,結束了這次尷尬的相見……

    -----------------

    一青衫書生順著人流前移,左顧右盼,在人潮中尋找自己的同伴。

    書生來洛陽不久,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只能順著人流而走。

    過了天津橋高聳巍峨的端門城樓映入眼簾,少年眼中閃過一絲向往。

    「復古兄!」

    一人從背后拉住了他,大聲說道:「怎么一眨眼就沒影了,快點,錯過了時間,可就再等三年了。」

    青衫少年愕然回首,來人年歲比自己稍長,一張國字臉,身形壯碩,但卻一身的書卷之氣,但他并不認識,說道:「兄臺認錯人了。」

    來人

    也是一怔,忙道:「抱歉,在下青州益都王曾,兄臺背影與我一好友極為相似,以至于冒昧打擾,見諒。」

    青衫少年眼前一亮,道:「可是青州稷下大學的王孝先?」

    青衫少年出身白鹿洞大學,讀過王曾的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得對方確認,忙道:「在下江西撫州晏殊,見過王兄。」

    王曾也愕然半晌,低呼道:「可是白鹿洞大學的神童晏同叔?」

    晏殊七歲能文,入小學之后,一年習得六年基礎,跳級入了中學,又一年破格進入江南最好的學府白鹿洞大學,成為大虞年紀最小的大學士,可謂名動天下。

    消息甚至傳到御前,大虞天子聞訊之后,亦忍不住贊嘆了一句:「少年神童,此子未來定成大器。」

    羅天子識人之人,天下無雙,他夸贊過的人就沒有不成氣候的:如飯桶經略使張齊賢,太原知州寇老西寇準,還有李繼隆、曹韋,都是在未發跡之前,就給羅天子慧眼辨別出的人才。

    最難得的是晏殊童年名聲大噪卻無任何傲氣,依舊我行我素醉心文學,留下了許多文章、詩作,甚至連居于虞詞巔峰的李煜都贊晏殊的詞句富有靈性。

    王曾看著面前的少年郎,雙手一合,自說自答地笑道:「是了,前日就聽說了,白鹿洞大學派遣了二十人入京,同叔兄就在其列。今日有緣,同叔兄不如隨我去洛水船上,一睹文、武狀元的風采。指不定他日,你我也能著紅袍,策白馬,游神都。」

    晏殊有些心動,可想起一并來的同窗,便搖頭拒絕。

    王曾也不想放過眼前神童,說道:「兩位狀元即將游街,人潮涌動,能尋到人都怪了。不如隨我登船,在船上便于尋人。在下便是在船上瞧見同叔兄背影,才尋來的。」

    晏殊看了四周的人潮,遂然同意。

    王曾領著晏殊登上了洛水上的一艘畫舫。

    見王曾領著一個陌生人登船,皆露出好奇的神色。

    王曾向畫舫上的眾人介紹晏殊。

    這一聽居然是江南神童,紛紛上前問好。

    都是讀書人,未來的目標大多是為朝廷效力,晏殊這種潛力股是所有人都愿意結交的對象。

    晏殊逐一回禮,包令儀、孫何、孫僅、路振、高輔堯、黃宗旦、孫暨、錢易……

    絕大多數都是各大名校的高材生。

    晏殊還未與畫舫上的人盡數照面,一人擠上了船,卻是王曾要尋得好友李迪,李復古。

    【穩定運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德化县| 梓潼县| 屏边| 黄大仙区| 曲阳县| 青州市| 临漳县| 洪湖市| 临夏市| 吉林省| 称多县| 曲沃县| 南陵县| 石泉县| 香格里拉县| 杂多县| 丁青县| 博爱县| 明星| 西乌珠穆沁旗| 许昌市| 武威市| 台安县| 嘉兴市| 和林格尔县| 诸暨市| 福清市| 鹰潭市| 鄄城县| 宜丰县| 广饶县| 泰安市| 图们市| 山东省| 白城市| 霍山县| 孙吴县| 谢通门县| 扶绥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