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心寒-《問鼎十國》
第(1/3)頁
這日,羅幼度正在查閱軍中司馬整理統計出來的戰損數據,忽然得到了侍衛的通報。
「陛下,營外來了一位契丹使者,帶來了許多牲口,牛羊馬皆有,說是有事求見。」
羅幼度放下手中的報表,說道:「這個時候求見?」
在一旁協助他處理軍務的盧多遜立刻道:「八成是為了耶律沙而來。在他們契丹有一習俗,人死了帶著遺體回家,靈魂會陪伴著家人。耶律沙身為南府宰相,地位非同小可,由之靈魂在外飄蕩,對于士氣是一種打擊。」
羅幼度也有此念,頷首道:「宣他入內吧。」
不多時,一個魁梧但又帶著幾分儒雅的契丹人出現在了羅幼度的面前。
來人穿著他們漢人的紅色文士官袍,但留著契丹的特殊髡發,就是將腦頂挖空,左右腦側分別綁一個辮子。
看著有些不倫不類。
不過在契丹這種情況極為常見,雖說契丹采用的是因俗而治的政策,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但契丹的習俗,跟華夏千年文化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別說是大臣百姓,連契丹皇帝都對中原文化,趨之若鶩。
故而契丹表面守著祖制,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契丹人開始同化,習慣過中原人的生活。
也就是現在契丹內憂外患,有外界壓力存在,真要承平個十幾年,契丹貴族保管腐化。
契丹使者叫耶律阿沒里,是契丹八部中遙輦部的后裔,父親耶律海里是契丹的南院大王,阿沒里年紀不大,但是文武兼備,不論是行政還是領兵都展現出了不俗的天賦。以他為使者,亦可見對于此行的重視。
耶律阿沒里看著那坐在上首的中原天子,暗自驚嘆,讓他們契丹逼至如此境地的人,居然這般年輕,隨即心中又生出一股悲涼:就算此番契丹能夠躲過此劫,就以對方的年歲,他們真的還有未來嗎?
如此念頭,在腦海里一閃而過,他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道:「契丹遙輦部耶律阿沒里,見過中原天子。」
羅幼度滿意地點了點頭,對于耶律阿沒里如此稱呼,還是極為滿意的。
天下沒有兩個天子。
他從未承認過遼國的存在,耶律必攝在他這里就是契丹酋長。
如果耶律阿沒里自稱是遼國使者,那就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了。
「免禮!」
羅幼度并不為難他,讓他直起身子說話。
耶律阿沒里顯然很熟悉中原禮制,帶著幾分不卑不亢地作揖道:「我部先人耶律沙在日前與貴國交戰中陣亡,家父悲痛欲絕。望中原天子仁德開恩,賜還尸首,讓其靈魂回歸故鄉。遙輦部愿意進獻牛馬羊各千匹,以表謝意。」
羅幼度不動聲色地看了盧多遜一樣,沒有遲疑道:「朕素來敬重英雄,耶律沙是朕的敵人不假,但朕敬他忠烈。本就準備將之厚葬,以表其無畏氣概。只是朕知道,即便自己如何厚葬,也比不上讓他魂歸故土。牛馬羊,朕就不要了,朕不愿玷污他的身份。朕已讓人清洗了他的鎧甲,整理了他的遺容。因為沒有準備好的棺木,并沒有下葬,你直接讓人將他的尸體領走吧.."
耶律阿沒里動容地看了上首的羅幼度,見他一臉唏噓感慨的模樣,心中亦不免觸動。
耶律沙也是遙輦部人,是他們族部的英雄。
自己的族人受到中原天子如此禮遇,他自身也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耶律阿沒里深深作揖道:「耶律阿沒里拜謝羅天子...."
「去吧!」羅幼度揮了揮手,道:「你我還在交戰
之中,朕就不留你了,免得回去之后,讓人說閑話戰場上見分曉便是
。」
耶律阿沒里再次作揖:「外臣告辭!」
羅幼度在契丹的風評一直很好,不管是滲透于民間的軼事,還是那些歸順中原的契丹人的待遇,無不證明他確實是一個英武仁德之君。
今日親眼所見,耶律阿沒里心中暗嘆:「傳言不虛。中原羅天子的胸懷的確更勝他們天子一籌
耶律阿沒里離開御帳不久,盧多遜的馬屁就轟然而至:「陛下圣明,取契丹易,服契丹難。陛下以一尸體,換取美名,遠勝千頭牛馬羊。」
羅幼度微微一笑,并不接話。
卻說耶律阿沒里領著耶律沙的尸體回到了契丹軍營。
耶律必攝這個契丹皇帝立刻撲倒在馬車前號啕大哭,涕淚橫流。
周邊兵將見狀也是紛紛落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甘孜县|
延寿县|
门头沟区|
合作市|
全州县|
武乡县|
红安县|
华池县|
邵武市|
涿州市|
北流市|
沾益县|
大化|
新沂市|
扶绥县|
政和县|
长岛县|
红原县|
九龙城区|
扎兰屯市|
合作市|
东源县|
镇远县|
南木林县|
观塘区|
苍梧县|
上蔡县|
泰安市|
临泉县|
宁安市|
安远县|
黄石市|
曲麻莱县|
大关县|
内乡县|
古交市|
贵德县|
卢氏县|
嘉义县|
义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