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問鼎十國》
第(2/3)頁
相反武臣之間,屁大點的問題,都能鬧得面紅耳赤,為了點點面子,能夠鬧得老死不相往來。
在封建時代,文官掌握話語權并非沒有道理的。
宋白在廟堂上是一個小人物,但他作為士林的后起之秀,已經成為文壇新生代的領袖。
他若出事,對于士林來說,將會是一場浩劫。
而士林恰恰是文官的后盾,人才儲備基地。
羅幼度并未等殿下的文武官員出班議事,而是看著文臣中那位老者,笑道:“張尚書,好久不見。你是文儒領袖,正好朕最近在讀孔孟,有一句話未解,希望張尚書能夠替朕解惑。”
老者姓張名昭,可不是三國時的那個張昭,他本名張昭遠,字潛夫,避后漢高祖劉知遠諱,改名張昭。
他是當世公認的士林大儒,名望與竇禹鈞不分伯仲。
竇禹鈞重在教書育人,而張昭重在校釋古籍六經。
當今天下流傳的六經,大多都是他所校釋的版本。
除此之外,他也是多朝元老,經歷唐、晉、漢、周、虞五代,在兩年前以吏部尚書的職位致仕,賦閑在家。
如張昭這樣身份地位的老臣,即便致仕,若有需要也是能夠參加朝會,面見天子的。
張昭聽羅幼度率先詢問,作揖道:“陛下請講。”
羅幼度道:“刑不上大夫,此話何解?”
張昭臉色微微一變,這問題正是他今日準備勸說羅幼度的核心道義。
在他看來,宋白有錯不假,有錯可以受罰,但不能受辱。
士大夫最重顏面,名聲勝過生命,焉能輕易辱之。
張昭如實說道:“此言出至于禮記曲禮,唐初大儒孔穎達有言,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張逸云:謂所犯之罪,不在夏三千、周二千五百之科,不使賢者犯法也,非謂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則以八議,議其輕重耳。”
“《孔子家語》中,亦有所記載,孔圣學生冉有曾求教于孔子說,如大夫犯罪,就可以不適刑罰嗎?”
“孔圣言:于君子,當以禮教駕御其心,賦予其廉恥之節操。士大夫,如有違紀犯罪,不必直定其罪,以避諱不名之恥。因故,士大夫犯罪,如在五刑范圍之內,不必派官吏對其加以捆綁羈押,而令其自慚請罪;如士大夫其罪當死,也無須派官吏對其施以死刑,令其跪拜自裁,彰顯陛下仁道。”
無愧是飽讀詩書的大儒,張口就是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方城县|
察哈|
滁州市|
尤溪县|
苏尼特右旗|
巴楚县|
刚察县|
麦盖提县|
阜平县|
得荣县|
株洲市|
那曲县|
会同县|
礼泉县|
义马市|
清镇市|
盘山县|
桐乡市|
山丹县|
盐山县|
石屏县|
彩票|
台北市|
北宁市|
年辖:市辖区|
慈利县|
西充县|
扬中市|
奉贤区|
澄迈县|
廉江市|
棋牌|
永川市|
夏河县|
兰州市|
繁峙县|
阿拉善左旗|
乡宁县|
新平|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