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侍女接著說道:“陛下向來這個時候起床,在宮里跑上一圈。之前還會在后苑做操,現在更多的是跟著大皇子一起晨練,然后才去早朝。” 皇甫秀想起了正事,忙問道:“那陛下什么時候回來?” 侍女一邊為皇甫秀打水,一邊說道:“陛下國務繁重,大多都等到處理完事務之后,方才休息。至于去哪,小婢不敢亂猜。” 皇甫秀傻傻地看著侍女,腦子里莫名生出一個念頭:“這是給白睡了?” 她想下床起身,腳下一軟,跌坐在床上,眉頭都擰在了一起。 侍女忙上前攙扶,還從一旁的架子上取過了一個小瓷瓶,說道:“這是陛下留下的……” 皇甫秀臉色泛起了兩朵紅云,搶過小瓷瓶,想著昨夜瘋狂,盡有些食髓知味,暗暗期待。 這日,朝會上竇儀提出了了結定難軍的建議。 “陛下,定難李氏以為我朝拖垮,無力反擊,以寇練兵已無效果,與軍費支出不成正比。臣提議盡快收復銀夏,了卻戰事,潛心發展,為中國雪恥。” 竇儀不喜戰也不主戰,但是他知道與契丹這一戰必須打。 契丹寇入中原稱帝,將華夏鼎器掠奪至臨潢府,以中原正統自居。 朝廷的國策便是北伐。 羅幼度微微頷首道:“竇相說的在理,銀夏戰事,確實不宜再拖,是時候收網了。” 對于定難銀夏,朝廷這里完全沒有出兵的必要。 羅幼度作為后世人,太了解西夏是怎么崛起的了。 契丹的強大,賴不得宋朝。 但西夏的崛起,真真正正就是太宗趙匡義與真宗趙恒的愚蠢。 羅幼度用拖字訣,將定難李氏在五代十國數十年的累積下來的民心耗得一干二凈。 百姓不再支持定難李氏,定難的豪族也與李氏離心離德,即便是本家拓跋氏,也與定難李氏起了隔閡。 定難李氏已經不可能再如歷史上一樣,十幾個人躲在大漠里,在定難豪強的暗中支持下,發展成為一個讓宋朝都頭痛的龐然大物。 甚至只要李光睿有膽子離開夏州,他便會讓定難的豪強給撕成碎片。 隨著中原朝廷的不斷施壓,李光睿的威信越來越弱,他已經無法從銀、宥、靜三州豪強手中獲取資源了。 名義上李光睿是夏王,統御著夏、銀、宥、靜四州土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