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語不驚人誓不休-《大晉風骨》
第(2/3)頁
只可惜今年是東晉太興四年。
因為他本身就是祖氏后人,所以對這段歷史耳熟能詳。
八年前,一心北伐的祖逖帶著部曲和宗族數百人,渡江北上,僅憑著皇帝敕封的空頭官銜,殫精竭慮步步為營,一點點開創出大好局面。
正當他意氣風發,準備揮軍直搗洛陽,恢復晉室江山之時。
素性猜忌的皇帝司馬睿,卻突然任命自己的親信戴淵,為都督江北六州諸軍事,出鎮合肥。
這不明擺著來節制他嗎?
在發現戴淵根本無意北伐之后,祖逖憂憤成疾,也就是在此時,祖逍請求父親將他送來了雍丘城(今河南杞縣),專門為祖父侍疾。
幾日前,有彗星現于分野,在古代這可是不祥之兆,讓本就心情悲觀的祖逖,病勢越加沉重。
這些日子,前來探病的訪客絡繹不絕,他們中有祖父的親朋故舊,也有許多心懷叵測之輩。
有對北伐游離不定的河南塢堡主,更有在后趙與東晉間首鼠兩端的本地豪紳,還有態度曖昧的江東世家……
今晚的神秘來客,祖逍一開始也不知道身份,但方才祖父那聲怒斥,卻讓他明白了,此人是大將軍王敦的使者。
王敦乳名阿黑,也只有霸氣如祖父,才敢直呼其小名,痛陳其野心。
四年前晉王司馬睿登基時,并沒有得到北方士族的承認,若不是南方士族鼎力支持,根本難以上位。
而南方士族中,又以舉家南遷的瑯琊王氏為最,司馬睿拜王敦為大將軍,王導更是被尊為“仲父”,任驃騎大將軍。
時人稱之“王與馬共天下”,可見其權勢滔天。
如今政權漸穩,陛下對王氏既畏且恨,遂引劉隗、刁協、戴淵等以為心腹,意圖鉗制王氏。
無奈之下,王導自請降職,王敦遠離朝廷去了武昌,心中卻越發憤憤不平,雙方關系十分緊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大半年前,王敦派使者入建康,言稱欲揮軍東進,以此來試探朝廷各方的反應。
然而讓司馬睿失望的是,除了幾個清流文官痛斥其狼子野心之外,武將們卻集體保持了沉默。
當時威勢正濃的祖逖聞訊,立即派人喚來使者,大義凜然一頓痛罵。
更是明確表示,若王敦敢輕舉妄動,他必帶兵朔江而下,直取武昌。
在東晉小朝廷的各派武將之中,要么是從北方一路潰敗而來,要么就是偏安江東,從未真正打過大仗。
唯有祖逖,帶領的是身經百戰的虎狼之師,殘暴生猛如石勒之流,節節敗退之下,亦只能修書示好,暫停干戈。
王敦雖然手握重兵,又得到了江東士族的暗中支持,面對祖逖的強硬態度,也不得不選擇了暫時隱忍。
然而,正是這次與石勒議和,引起了司馬睿的猜忌。
于祖逖而言,這是戰略需要,高歌猛進了這么久,必須要有個機會停下來休養生息,鞏固戰果。
何況他一直沒有得到過朝廷的任何糧草資助,因此默許了石勒提出的互市要求。
短時間內,邊境上的交易便興旺起來,為他獲得了大量的資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