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想著夫君口中的賊是誰,不知不覺就到了一處偏僻的院落。作為皇家寺院,大覺寺供奉的都是皇家血脈,這處院落雖偏但裝飾華麗藏于山腰,香火綿長處處透著莊重。 不過就是人少,院中只有幾位老嬤嬤長年在此打掃,據(jù)說每月還有小沙彌偶爾過來誦經(jīng)。 姜鶯好奇,“這是什么地方?” 旁人不懂,福泉卻是知道的,他小聲道:“王妃,這是璟鈺太子和太子妃的靈堂。璟鈺太子乃當(dāng)今圣上兄長,當(dāng)年璟鈺太子和老王爺被污蔑投敵后,太子妃也自刎于東宮。后來圣上繼位替其洗脫冤屈,便重新厚葬璟鈺太子和太子妃衣冠,設(shè)靈堂供奉于此?!? 都是陳年舊事,姜鶯不太了解,她請教福泉:“璟鈺太子和圣上的關(guān)系很好嗎?” “那是自然。當(dāng)年璟鈺太子,圣上還有咱們殿下,從小玩到大說是親兄弟都不為過?!? 這么一想,圣上登基便不顧先帝威儀為璟鈺太子和沅陽王府翻案便說得通了。由此可見,當(dāng)今圣上確實是重情重義之人。 “王妃要進(jìn)去上香嗎?” 既然是夫君舊相識,姜鶯想著進(jìn)去拜一拜也好。福泉說明來意后,馬上就有人引著姜鶯入院上香。 院中陳設(shè)簡潔,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姜鶯跪在蒲團(tuán)上雙手合十,靜靜拜了三拜,由小鳩攙扶著起身。 院中一位老嬤嬤瞧她如此虔誠,不禁感慨:“難得王妃有心了,老奴替太子太子妃謝過。” 姜鶯微微點頭,不經(jīng)意問:“平時來這兒的人多嗎?” “每年沅陽王殿下會陪圣上來一兩次,除此以外還有一位陌生的男子也常來?!? 姜鶯覺得沒什么,她就是隨便問問,不想福泉一聽眉頭輕蹙,追問:“陌生的男子?何人?什么模樣?” 那老嬤嬤被福泉嚴(yán)肅的口氣嚇了一跳,忙說:“老奴也不知,長相有三分匪氣,性子卻很和善。來了上柱香就走,并不做什么?!? 福泉見問不出什么只得作罷,拜完璟鈺太子后姜鶯回到大覺寺正殿。此時殿中香火鼎盛,佛祖金身閃著耀眼的光,她提裙進(jìn)入正殿在蒲團(tuán)上跪下。 具體要求什么姜鶯也不知道,或許只想求內(nèi)心的片刻安寧,又或許想請佛祖保佑夫君身體康健,她腹中的孩子順利降生…… 殿中檀香裊裊,本就有清心凈氣之效。到了傍晚,寺中響起鐘鳴,回聲陣陣悠長又飄渺。 姜鶯這一跪便跪的有些久了,她睜眼時,意外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王舒珩也跪在一旁的蒲團(tuán)上。 “夫君——”姜鶯輕聲喚他。 王舒珩慢慢睜眼,目光與她對上忽地一笑,說:“我們的孩子若是男孩就叫知晏,女孩就叫煦寧,如何?” 知晏,煦寧…… 姜鶯喃喃這兩個名字,片刻后說:“我覺得很好,夫君是什么時候想到的?” “就在剛才?!蓖跏骁裾f。 他入正殿時,見少女虔誠地跪拜于佛祖之前,長睫如蝴蝶振翅,心無旁騖不知在許什么愿望。 彼時王舒珩福至心靈,知晏和煦寧兩個名字在腦海中一閃而過。 知晏,愿他知書達(dá)理,言笑晏晏。 煦寧,愿她春風(fēng)和煦,歲歲安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