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章 真相-《重生后太子妃咸魚了》


    第(2/3)頁

    他十三歲時,生母郭賢妃選了幾名貌美宮人,想塞給他為妾,卻叫他義正詞嚴制止:“母妃希望讓兒子做陳后主么?”一句話便叫賢妃犯了兩個月頭風。

    張皇后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并不像有的婆母,自己糟心了半輩子,轉頭又給媳婦添堵。

    看到兒子對聲色犬馬視同洪水猛獸,她欣慰地點點頭:“那我便替你選兩個家世人品都合宜的良娣,再儉省卻是有違祖制了。”

    她想了想,微露難色:“太子妃的人選卻有些難以定奪,盧侍中家的六娘子出身清望,聽說才學也是極好的,只是性子太過軟和,當正妃怕是差了一點。”

    皇后又提了兩人,都是為良娣綽綽有余,當正妃卻總缺了些什么,似乎不足以母儀天下。

    尉遲越本以為嫡母第一個便會提沈宜秋,誰知她渾似忘了這個人,不由詫異。

    張皇后見他有些魂不守舍,清了清嗓子問道:“三郎怎么想?我反復思量,也只有從這三人中選一位了。”

    這就完了?不是還有沈氏么?尉遲越狐疑地看著嫡母,莫非是那日她窺見了自己的心思,故意引他自己說出來?多半是如此了,嫡母一向是有些促狹的。

    都到了這一步,明知道會讓張皇后在心里看笑話,也只得就范了。

    尉遲越抿了一口茶,指尖輕敲兩下杯壁,放下杯盞,狀似不經意地道:“那日在母后宮中所見那位沈氏女公子,倒是氣度閑雅,頗為穩重。”

    張皇后滿臉遺憾,扼腕道:“我也覺沈家七娘子甚好,只可惜她已許了人家。”

    這平平淡淡的幾個字,落在尉遲越耳中,卻不啻于平地一聲驚雷。

    沈氏許了人家?這不可能!

    他縱然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氣度,聽說自己發妻與別人訂親,不免也露出了錯愕之色。

    張皇后將兒子神色看在眼里,不由失笑:“三郎緣何如此驚愕?七娘這般品貌,自然是百家爭求,許了人家不是理所當然的事么?”

    尉遲越意識到自己失態,竭力平復心緒,露出灑脫的微笑:“母后所言甚是。兒子非是驚愕,不過略有幾分詫異罷了。”

    他鎮定自若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忽覺一股咸澀的味道直沖天靈蓋。

    掌茶的宮人驚呼一聲;“太子殿下,這是鹽碗!奴婢死罪……”一邊告罪,一邊叩頭如搗蒜,心里暗暗叫冤。

    皇后喝茶不喜歡加鹽,太子卻是每飲茶必要放鹽,且他舌頭刁鉆,宮人調的味道不是嫌太淡便是嫌太咸,因而每次奉茶,宮人都會在他食案上放一碗濃鹽水,供他自行取用。

    這是經年來的習慣,哪知道今日太子殿下怎么了,竟把鹽碗當了茶杯,分明一個葵口,一個平口,器型大小都不一樣!

    尉遲越硬是將那口鹽水咽下,咸澀的味道令他靈魂激蕩,他愣是沒有皺一皺眉,鎮定自若道:“不必大驚小怪,孤只是覺得口里有些淡。”

    似乎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他若無其事地端起碗,又抿了一小口,這才撂下鹽碗:“不知沈氏與哪家結親?”

    他不說沈七娘而說沈氏,便是關心世家聯姻之事,師出有名,非常得體。

    張皇后簡直有些不忍心看,太子樣樣都好,就是不知為何,從小死要面子,都這樣了還在裝。

    尉遲越兩口鹽水灌下去,倒是被激得靈醒了些。嫡母身在深宮中,弄錯了也未可知。說不定是以訛傳訛,他們沈家姊妹眾多,說親的或許是旁人。

    張皇后道:“是寧家二房的十一公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龙口市| 丽水市| 江口县| 潍坊市| 嘉定区| 湖州市| 绥滨县| 清苑县| 翁牛特旗| 仪征市| 亳州市| 海城市| 海门市| 天台县| 历史| 青铜峡市| 彭阳县| 忻城县| 富阳市| 甘孜县| 中西区| 永善县| 简阳市| 兰西县| 石屏县| 辽阳市| 普安县| 扶余县| 保亭| 谷城县| 敦化市| 夹江县| 高阳县| 安达市| 宝清县| 扶风县| 彰化县| 兰溪市| 吉林省|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