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塵緣將了盡-《昆侖一黍》
第(1/3)頁
將一片山林作為福地道場冊封給有功于國的宗門傳承,早在天夏朝便已成慣例,算是世俗朝廷籠絡修仙宗門的手段。而且冊封的通常是宗門道場原本所在之地,無非是多添一道朝廷旨意加以認可,或者是另外敕建宮館樓閣。
而好在大多數修仙宗門的道場福地,都位于遠離人煙的山野之地,本無稅賦進項,冊封出去也無損國事,還能獲得修仙宗門支持,何樂而不為?
有熊國早年間為了拉攏各家宗門,以確保修仙之士為其所用,曾一度大加封賞,還是知道何輕塵主政,才將具體冊封之舉明定典章。
對于此事,赤云三老并未推辭,對他們來說,天下即將重歸安定,能夠將赤云都治下眾多兵民安頓妥善,他們也該功成身退了。
由赤云三老主動出面,表示接受有熊國冊封,收下蒼梧嶺,如此可安彼此之心。
而當赤云都的戶籍圖冊送往帝下都后,皇帝召集群臣,當即下旨,原本赤云都治下郡縣免除一年賦稅。除此之外,也往新近攻占的東陽國境內派遣官吏,清查人口、恢復百業,甚至還要求豪族放還奴婢,乃至于讓當地強宗大姓分居遷徙,并拆除各地塢堡。
盡管一些地方豪族不滿此舉,然而有熊國如今幾乎完全占有整個東土,大軍也在各地清剿東陽國殘兵,利劍高懸頭頂,也由不得他們不遵循。
而這些消息,幾乎無一例外,傳進了被圍困多日的新都之中。
有熊國大軍面對這座新建十余年的堅城,除了擊退幾支突圍輕騎,并未發兵強攻,甚至在城外開設市集,準許城中百姓出門采買糧食充饑,前提是東陽國肯開門放人。
一開始堅守不出的東陽國就是不肯放平民百姓出城,可后來城中糧食逐漸短缺,甚至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就連禁軍家小也艱難度日。
不得已,獨守孤城的東陽國小朝廷只能每隔五日開一次城門,準許百姓外出。
說是采買糧食,但那些逃出城的百姓,幾乎無一折返,并非是有熊國強留,而是沒有人愿意困死城中。至于那些還肯返回新都的,全是奉命扮成平民采買糧食的親衛軍士。
“這個羅翼,都此等情形了,還不肯投降嗎?”
中軍大帳內,懷明先生冷哼一聲,望著遠方新都。
負責指揮有熊國兵馬的宋將軍言道:“我們近來多次往城中射去勸降書信,也讓那些回城細作帶話,可惜沒有任何回復。不過羅翼好像對此尤為忌憚,那些出過城的軍士,往往下回就再也見不到了。”
“被他殺了?”懷明先生搖頭發笑:“果真還是與當年一模一樣,心狠手辣。”
幾人說話間,一名親兵領著韋修文來到:“將軍,人帶到了。”
宋將軍起身相迎:“韋將軍,讓你受舟車勞頓了,還要來此前線兇險之地。”
“敗軍之將,愧得垂青。”如今的韋修文須發斑白,一身布衣,不再像過去那般意氣風發。
“此次邀請韋將軍前來,正有要事相求。”宋將軍寒暄一番后言道:“如今東陽國主羅翼固守新都不出,我希望請韋將軍親赴城中一遭。”
韋修文臉色微微一變:“宋將軍是希望我作為說客勸降么?”
“不錯。”宋將軍點頭道:“我知曉此事艱難,羅翼很可能喪心病狂,對韋將軍痛下殺手。所以今番赤云三老會陪同韋將軍一同前往,可保無虞。”
韋修文望向帳中或站或坐的赤云三老,臉上愧色更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懷明先生雙臂叉抱胸前:“韋修文,可還記得我?當年你帶著兩千人從洛陰渡口直撲東嶺寨,襲殺了我赤云都無數兵民,這筆血債你打算怎么還?”
韋修文無言以對,當年他也曾參與對赤云都的清剿當中,所造殺戮不少。也是因為這份功勞,后來星落郡赤云都作亂,朝廷才會派他前往。
如今東陽國氣數已盡,自己雖然因為投降及時,沒有淪為階下囚,但是一直有人要找自己報仇,赤云都便是其中之一。
“宋將軍,您當初曾說,會放過在下家小,不知此言是否仍然算數?”韋修文很清楚,如今羅翼根本聽不下勸降,自己一旦前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而他過去十余年幾番帶兵與赤云都血戰,又是新仇疊舊怨,三老說不定就是為了將自己帶進城中送死,以報昔日之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芜湖市|
乌海市|
东乌珠穆沁旗|
当阳市|
军事|
三门峡市|
郎溪县|
渝北区|
搜索|
吉水县|
东兰县|
石柱|
海阳市|
舞阳县|
韩城市|
长子县|
政和县|
东明县|
桃源县|
邵东县|
宁明县|
江山市|
菏泽市|
山西省|
唐海县|
图木舒克市|
方山县|
潼关县|
石河子市|
岳普湖县|
临武县|
盘山县|
健康|
彝良县|
固镇县|
玉溪市|
弋阳县|
东丽区|
陆丰市|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