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成敗轉頭空-《昆侖一黍》
第(2/3)頁
“構陷、撤藩……奸宄欲絕宗室……困獸思斗……”趙黍摸著石碑,半讀半猜起來。
后面的賀當關表情微妙:“困獸思斗?這些話我好像在哪里聽過,應該是清明公的起兵檄文。”
“哦?”趙黍問:“清明公?不就是二十多年前三公之亂的其中一位么?”
“就是他!”賀當關說。
當年華胥國先君駕崩,因為沒有子嗣,為了從宗室子弟中選擇新君繼位,公卿百官爭論不休。當時梁韜看中了平庸的高平公,而另外三位藩守一方的宗室成員有心爭奪君位,相繼起兵。
其中位處南方的清明公更是不惜調離鎮守蒹葭關的大軍。但兵馬行至中途,梁韜親自出手誅殺清明公,朝廷也將一干從犯梟首,這才讓大部兵馬返回蒹葭關,阻擋意圖進犯的九黎國。
梁韜在三公之亂中功勛卓著,但他本人選中的高平公并沒有繼承君位,而是當今國主亂中得勢,巧妙周旋于朝野,成功登基。
而為了安撫梁韜,當今國主也冊封他為國師,對崇玄館多有賞賜褒揚。高平公則取代了清明公前來鎮守蒹葭關。至于這私底下還有多少明爭暗斗,就不為外人所知了。
“石碑上刻有起兵檄文,想來這里與清明公關系匪淺啊。”趙黍打量周圍:“看此地殘破不堪,估計是清明公死后,朝廷派人搗毀,連石碑文字也被抹去。”
“有時候我也不得不佩服那位梁國師,要不是有他果斷出手,華胥國內大戰一起怕是要生靈涂炭。”賀當關感嘆道:“當年我跟長輩來到華胥國還沒幾年,若是宗室成員間殺得血流成河,老百姓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趙黍撇嘴不語,賀當關自知方才所言不妥,趕緊拱手致歉:“屬下胡言亂語,請趙執事恕罪。”
“我看上去這么小氣么?”趙黍發笑:“好了,你們去歇息吧,明天繼續追蹤九黎國兵馬動向,若是遇上軍需車隊,順便將其護送回蒹葭關。”
說完這話,趙黍深深看了張里尉一眼,對方心知肚明般低頭稱是。
……
“不好了!押送軍需的車隊遭遇敵襲了!”
次日午后,趙黍正領兵在路上行進,張延壽快馬趕至,傳來急報。
“敵襲?”趙黍問道:“敵人數目有多少?”
“看不清楚!我剛趕到附近,就見大片黑煙從山坡另一側吹來,一眨眼便罩住了車隊,我不敢貿然靠近!”張延壽指著西邊說:“大概四五里路,繞過一片林子就是。”
趙黍立刻下令:“丁字營全員,加快腳步,沿林布陣。騎兵哨戒兩翼!”
吩咐完這些,趙黍凝神感應,借天上紙鶴遠遠窺視前方,能夠發現有成批車馬輜重被來歷不明的人群帶出黑煙,動作迅捷,沒有絲毫拖延遲緩,轉眼便遠離了官道。
而且劫走車馬的人群中,分明有幾名修士,其中就包括那位于二哥,他隔空挪動地面泥土,抹去車馬腳步的痕跡。另外還有人施展幻術,歪曲光影,讓車馬漸漸隱去形跡。
趙黍暗自驚嘆,即便他預料到赤云都會派人“劫走”這批鹽鐵藥物,可沒想到他們行動如此流利,加上多名修士配合,哪怕沒有自己暗中布局,他們真要劫走這批軍需,估計也不會太難。
原本趙黍還想借著丁字營兵馬著甲列陣的空檔,給赤云都的人手留下時機,現在看來,等大部兵馬趕到,軍需早就被劫得半點不剩了,而自己在此拖延也不適合。
“上馬,跟我來!”趙黍叫上張里尉幾人,朝著黑煙籠罩的官道而去,趙黍施術引風,一舉吹散黑煙,便看見幾百號兵丁民夫昏迷倒地。
趙黍趕忙上前,喚醒了押送軍需的小吏,對方連連嗆咳幾聲才醒轉過來,一睜眼看到趙黍等人,嚇得慌亂四望,發現軍需輜重盡數不見,當即絕望嚎叫起來:“軍需!這可是貞明侯下令要的軍需啊!!”
“不用叫了。”趙黍說:“我就是貞明侯趙黍。”
那位小吏聞聽此言,連忙跪地叩拜:“貞明侯饒命,小人失職,讓軍需落入蠻子手中!”
趙黍心下一怔,他原本還在思考如何應付言辭,沒想到這位小吏自作聰明般替他掩飾了。
“非你之過,我剛剛趕到,也來遲一步。”趙黍起身下令:“立刻搜尋車馬去向,想來敵人尚未走遠!”
張里尉等人奉命而去,但他很清楚,被赤云都劫走的軍需,斷然是找不到蹤跡的,自己無非是配合趙黍演好這場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兴山县|
伊吾县|
白玉县|
明光市|
台湾省|
上蔡县|
高阳县|
沅陵县|
天气|
夹江县|
家居|
怀仁县|
姜堰市|
五大连池市|
武隆县|
民乐县|
平顺县|
七台河市|
宝丰县|
清丰县|
衢州市|
德清县|
溧水县|
通化市|
五寨县|
武夷山市|
偃师市|
武定县|
马山县|
潞城市|
斗六市|
女性|
凤山县|
崇信县|
开封县|
江城|
上林县|
沁水县|
福建省|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