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能者自多勞-《昆侖一黍》
第(2/3)頁
按照先前所知,赤云都在青巖郡鄉(xiāng)野安插了不少人手,趙黍所過之處能輕易搗毀淫祀,恐怕就是有赤云都在暗中配合、鼓動民眾,否則僅憑趙黍登臺布告,未必能有如此成果。
或許這就是赤云都在向趙黍釋出善意,但他還不能完全肯定,于是將聚集了僑張村鄉(xiāng)民的丁字營拉到自己麾下,好伺機了解情況。
吩咐一番之后,趙黍留下張里尉幾人。
“一段時日不見,沒想到你們會來到蒹葭關。”趙黍閑聊起來:“不知前去僑張村征募兵丁的官吏,可有為難你們?”
“這倒是不曾。”張里尉回答說:“托趙長史的福,我們剛到軍營,便發(fā)下錢糧,大家的心思也安定下來。”
趙黍微微點頭,朝廷這些年有意改革兵制,因為修士術者在五國大戰(zhàn)各展其能,這導致缺乏操訓的軍旅兵卒,一旦遇上水火風雷交相攻伐的戰(zhàn)場,容易一觸即潰,那種簡單征發(fā)青壯的故舊兵制,不足以應對此等激烈戰(zhàn)事。
而武魁軍除了是要配合館廨修士之外,其特點便在于軍中兵士俱是國中各軍選拔的良材,平日里要為兵士發(fā)放錢糧布帛等軍餉,戰(zhàn)時也另有支出。
可相對應的,武魁軍日常操訓繁多嚴格,絕不止是演練武藝和陣列,什長以上必須要粗識文字算術才能擔任,甚至每個月都有文武考校,就像館廨修士研習術法一般。
由此一來,武魁軍雖然人數不過萬余,但皆是精兵悍卒。在興隆縣外斬殺逃竄鼠妖,甚至做到無一人陣亡。若是有修士配合,更能發(fā)揮出強大戰(zhàn)力。
也正因為有武魁軍珠玉在前,韋將軍上書國主,未來華胥國兵制當以征募并行,以募兵選材組建出對外討伐之軍,以征發(fā)青壯來鎮(zhèn)守要地,如此各盡其能。
征發(fā)青壯雖然也有操訓,但兵甲軍器、糧餉用度自然比不上武魁軍,不過受征青壯能優(yōu)免當年徭役和田稅,也不至于窮竭民力。
并且由于有高平公的教訓,這批征募兵丁大多是經過挑選鄉(xiāng)勇健兒、良家青壯,那些為了討一口錢糧軍餉的閑散漢子,蒹葭關一概不要。
趙黍雖然經歷過星落郡剿匪,但是對于真正帶兵治軍,所知遠談不上豐富。他哪怕頂著長史之位,參贊兵事、協(xié)理軍務,可真正能做的,無非是盡量以身作則、約束兵士,不使其冒犯百姓。
若有閑暇,則是召集軍中校尉曹佐,為他們講述各類術法運用和應對之策,要他們回去之后傳授眾兵士。
不時還要繪制各種妖鬼精怪的形貌圖象,在軍營各處張貼出來,讓兵士們辨認了解,也好在心里做些鋪墊,以免他們真的遇上妖鬼精怪便驚慌失措。
趙黍在蒹葭關可是大忙人,此地設有金鼎司分院,哪怕具體祭造符兵法物、煉制丹藥法水的事情不用他親力親為,但鄭思遠尚不足以挑起大梁,有什么難題還是要趙黍出面解決。
“以后就按照這個法子咒水。”趙黍拿起一根柳枝,輕點法水,然后灑落在旁邊幾名躺在擔架上的兵士,他們四肢的紫黑浮腫迅速消退,呻吟聲也漸漸止息。
這些兵士感覺身體不再疼痛,紛紛跪在趙黍面前磕頭拜謝。
趙黍擺手道:“好了,下去領一碗祛惡益氣湯,喝完再走。”
有云珠館修士問道:“貞明侯,他們這四肢刺痛不像是尋常疫病。莫非是山林瘴毒?”
趙黍搖搖頭:“不止是瘴毒,應該是飛尸惡氣。我探聽過了,這批兵士剛從關外回來,曾偶遇行尸,雖然將其殺滅,卻被尸氣熏染耳目。”
“飛尸惡氣?還有行尸,難不成是積尸教?”
“很有可能。”趙黍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當年積尸教在昆侖中土廣收門徒、聚斂尸骸,一度成為禍世之宗。后來被有熊國四仙公聯(lián)袂殺敗,自教主以下,大半長老形神俱滅。
他們所驅尸骸遍布荒野,凝成飛尸惡氣經久不散、難以祛除,四仙公只得設下禁制將其封印一地,以免外泄。”
“這么看來,積尸教的余孽跑到九黎國去了?”
趙黍皺眉道:“料是如此,有熊國自詡承繼天夏法統(tǒng),容不得這種左道邪修,我們華胥國更是尊奉玄門仙道,積尸教只好跑去九黎國。那里藏污納垢,凡人與妖邪雜處,部族巫祝甚至保留人牲血祭的陋習,積尸教說不定還恢復了幾分元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顺平县|
苍溪县|
芜湖县|
陆川县|
阿勒泰市|
宁国市|
皋兰县|
唐山市|
兰西县|
富锦市|
乌兰察布市|
南汇区|
哈巴河县|
酒泉市|
富宁县|
麻栗坡县|
高安市|
吉首市|
志丹县|
鹤峰县|
贵港市|
安庆市|
方山县|
凤山市|
宁津县|
苍溪县|
晋中市|
枣阳市|
阿拉尔市|
普洱|
奉节县|
林州市|
万州区|
顺义区|
应城市|
菏泽市|
交城县|
淳化县|
新平|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