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靈滯塵囂-《昆侖一黍》
第(1/3)頁
葬狄谷的火燒了一整夜,仿佛要將沉積多年的污穢一掃而空。
次日白天,趙黍帶著兵士們進入葬狄谷,放眼所見只有歷經(jīng)大火焚燒后的一片焦黑,邊角處還有一些火苗青煙。即便四周充斥著難聞焦臭,可相比起昨日戰(zhàn)場上天降膿血、澆淋一身,這區(qū)區(qū)焦臭簡直可比百花芬芳。
趙黍找到那座祭壇,經(jīng)歷破壞與焚燒,左右兩側(cè)骷髏頭都變成焦黑殘渣,倒是那狼頭人身的木雕,盡管被羅希賢劈成兩截,拍去上面焦灰,居然并未燒毀。
“果然曾有神祇分靈降附。”趙黍暗自驚疑。
就像天材地寶經(jīng)過祭煉點化成為法器,但凡被神祇分靈降附的泥塑木偶、祭壇牌位,往往不能以尋常凡物視之。趙黍不敢大意,取出一張繪有禁制符咒的布巾,將兩截神像裹起收好。
運起英玄照景術(shù)四下觀察,經(jīng)歷烈火焚燒之后,原本凝注祭壇上的氣韻被破壞殆盡,也沒有其余事物值得留意。
臨走之前,趙黍思量再三,還是在葬狄谷進行一次度魂法儀,理順此間陰陽人鬼,散去陰邪濁氣。
處理完這些,趙黍與眾兵士動身離開,折返至廢棄礦場。兵士們口耳相傳,得知昨日那土偶乃是鐵公顯靈,一致要求參與祭拜,趙黍沒有拒絕,就在那洞室神祠外集合眾人,焚香禱告。
祭拜完畢后,趙黍依舊單獨留在洞室神祠中,手捧真形符牌,出攝神魂。
有了上一次經(jīng)驗,這回趙黍順暢不少,飄然來到鐵公面前,當即深深揖拜:
“小兆拜謝鐵公,今番討伐妖邪,若無鐵公先見,小兆恐難全身而退。”
鐵公轉(zhuǎn)了轉(zhuǎn)腦袋:“討不正、誅邪祟,是你等之功。”
趙黍無奈道:“可惜還是讓妖邪遁逃了。鐵公是否知曉那妖邪去向?”
“不知。”鐵公回答:“此妖能為不淺,趁你率軍交戰(zhàn)之時,便已掩藏氣機而逃。”
這就是跟妖邪斗法最麻煩之處,對方可不會站著死拼到底,見事態(tài)不利掉頭便跑,而且逃跑功夫往往相當高明。估計也是被趙黍召出鐵公土偶給嚇到,希望這妖邪能明白鐵公之威,盡快遠離星落郡。
至于這妖邪逃去何方,就不是趙黍能料到的事情了。
“那妖邪崇拜一尊狼頭人身之神,鐵公可知是哪方神祇?是否在星落郡另有祭所?”趙黍問。
“我亦不知。”鐵公言道:“先前葬狄谷中確有神光下照,但其中晦暗難測,非是等閑淫祀邪神。”
鐵公身為一方地祇、山岳真靈,對那狼頭邪神尚有如此判斷,趙黍不敢輕忽,暗暗牢記在心。
“你身上似乎攜有一件古物。”鐵公言道:“我發(fā)覺那與我有幾分勾連。”
“古物?”趙黍靈機一動,即便此刻是神魂出攝前往虛宮,照樣能“取出”隨身物件,他抬手動念,那枚錯金虎符便握在掌心:“莫非是這個?”
鐵公說:“正是此物,昔年我受天夏敕封,真靈漸明,為報恩德,取出深藏地底千丈的鐵英玄砥,獻于天夏皇帝。后來得知那鐵英玄砥被鍛造成十二枚令牌,這寅虎令便是其中之一。”
趙黍不解:“寅虎令?我還以為這是古代調(diào)兵的虎符呢。”
“十二地支令的確與調(diào)兵虎符相類。”鐵公解釋:“此令所調(diào)乃是山岳河瀆、城隍村社的將吏兵馬。朝廷討伐不臣,出征將領(lǐng)得皇帝所賜地支令,生人討賊、神兵除祟,大軍過處、陰陽皆伏。”
趙黍大吃一驚,十二地支令的妙用他早有耳聞,不過傳聞這東西在天夏末年的動蕩中大多散失,沒料到居然有一枚落到自己手上!
“最后持有寅虎令之人,便是戰(zhàn)死在星落郡。”鐵公說:“此人叫做張尚修,亦憑寅虎令召我前去助陣,可惜他孤軍深陷重圍,最終死于叛軍亂箭之下。”
趙黍有些感嘆,就算有這等召請鬼神之能,也不能完全扭轉(zhuǎn)戰(zhàn)局,天夏朝末年戰(zhàn)亂可想而知。
“不過那妖邪能夠找到張尚修的尸骨,為何沒有取走寅虎令?”趙黍略微不解:“畢竟是召遣將吏兵馬的神物,妖邪應當有此眼光才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荣成市|
商水县|
绍兴县|
呼伦贝尔市|
灵山县|
灵丘县|
抚顺县|
金塔县|
盐边县|
大渡口区|
泾源县|
丹寨县|
西城区|
开江县|
徐水县|
高台县|
上林县|
许昌县|
西安市|
福州市|
湘潭市|
辉南县|
南投市|
朝阳市|
萍乡市|
萨迦县|
临洮县|
荣昌县|
璧山县|
江都市|
勃利县|
江西省|
澄江县|
峨眉山市|
惠水县|
长春市|
改则县|
玉屏|
潼关县|
依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