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賽場上。 第二局的比賽已經進入尾聲,不論是球場上的球員和場邊教練替補球員,此刻都難免的被激烈爭奪的比賽把情緒越提越高。 每球爭,每球必爭,各種扣球、發球、救球,跳起進攻時,迅猛發力,快如閃電。蹲下,撲倒防守時,魚躍飛身,閃轉騰挪。 場上兩邊的球員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激烈的氛圍之中。 一來一回之間,比分很快來到23-24。 靠著十分穩定投入的發球和兩點攻,豐阜隊保持著一分的領先優勢。 豐阜隊11號球員發球,一記威力十足的大力跳發。 蓬蠡隊場上自由人華晨的接發球站位已經調整的越來越接近極限,這一球對方出手時他也敏感的判斷了路線。高吼一聲后,移了半步,抬手接球。 場上蓬蠡隊的球員在對方發球出手時,站位也瞬時散開。 此輪的前排三名球員分別是林幕4號位,唐斌3號位,李峰2號位。 華晨在5號位和6號位結合區一步處接起了發球,但沒能接好,一傳飄了,偏離了預設的傳球點位置,球撞到手臂上,向3號位的網前沖去。 按照之前的站位和跑位,原本準備的反的“邊一二”,也就是林幕4號位接應傳球,2號位和3號位進攻。因為球飛的太接近3號位網前,不得不改變。 已經即將趕到4號位的林幕稍一抬頭后判斷了球路方向。 “中2” 他頓起一聲,腳步隨之一轉,腳下碎步不斷,逐漸的移動到3號位球的落點方向。他的雙眼緊盯住空中飛速旋轉的排球。 隨著他的移動,原本要進3號位的唐斌補去了4號位。 球網另一邊,豐阜隊1號主力二傳的視線緊緊鎖在林幕身上,氣勢十足,移動時仿佛都能看到這個蓬蠡少年身上的凜冽戰意,他的心里也是有著一股誓與一爭的勁。 他感覺,這一場比賽,他越打越有些激情了,激動的甚至每球下來,打死對方時興奮的能讓他手腳發麻。 教練在暫停時,給他和隊友強調了幾個必須要針對時刻盯著的人,這個正在移動著準備迎球的3號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關鍵。 他18歲了,再不是少年,他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教練的只言片語的評價哪怕不露骨,他語氣和一露就收的少許神色還是讓他看到了教練對于這名球員的欣賞。 他羨慕了,他也嫉妒。 不錯,就是嫉妒,嫉妒對方仿佛無處不在的自由感、存在感,嫉妒對方甚至能獲得他的古板教練的欣賞。 這在他和他的隊友中,從沒有過。 他一直都感覺,他和他的隊友就是教練手中戰術板上的那一個個只有號碼的棋子,而現在,他覺得,對方在如此小的年齡就收獲了他從來就沒得到過的東西。 你有出色的發球和進攻,你的防守好像也很不錯,但我一定會攔住你的。 他覺得,自己都快19了,有豐富的經驗,有穩定的技術,不突出華麗但也中規中矩。平時只要是認識他的人都會夸一句成熟、穩定。 可這個3號,進攻爆表,防守不惜身,讓他的感覺同樣是成熟、穩定,到現在似乎都沒有任何焦躁的情緒。 打的很好,但就是超不出分,隊友被針對了失分,配合失誤了再失分,一直僵持、焦灼,難道你就沒個情緒?你是隊長誒,你就沒有埋怨的? 他心里非常不喜歡對方那仿佛永遠淡然的樣子。 作為所有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豐阜1號有種要“斬殺”天賦之子的奇妙想法。 林幕對隔一道網的那人的想法不得而知,他只在專注的看著球。 太近了,可扣可傳。不過控制上稍微有些難度。 林幕側身面對著球網,心里默念,飛速的分析了一遍,眼角余光再一掃后,跟著,他起跳了。 他似乎已經找準了這一球的處理發式。 二次球?我等著你呢,別想扣了! 豐阜隊1號立刻追著就起跳,一側的副攻也并過來形成雙人攔網。 結果—— 林幕在空中本準備扭動腰肢面對球網的動作停了下來,保持著側身對球網的姿勢,高舉起的手臂微一曲,托球。 他腰腹略一發力,身體在控制帶了些小小的后仰,在頭頂把球托向了身后,背身向4號位的方向平平的飛去。 電光火石間,只在林幕跳起發力的時候,移動向4號位的唐斌似乎理解了林幕的用意,他在林幕起跳動作時也跟著踏步起跳。 其實這是他們所有戰術配合中的一種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