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沙洋渡口遇險-《天封兩千年》
第(1/3)頁
云夢大澤,四湖之中有一島名花都,最具盛名的便是“花榜”,頒布之日,四湖水上皆立人影,然而江湖翹首期盼的天榜已經多年未更,實乃一憾事。
那一把剔了南北江湖一甲子的剔骨刀實在太多鋒利,壓的幾代人都抬不起頭來,天下間江湖人士莫不希望能有人找那名屠戶買上一斤豬肉。
“花榜”由虎踞于此地數百年之久的摘星閣頒布,相傳摘星閣善于卜卦,可籌算天道,截斷天命,推演世間萬物。
不過摘星閣此舉有違天道,所以歷來摘星閣之人皆不長命,行走世間之人更是極少,所以摘星閣很是神秘,容易引人遐想。
云夢澤轄域甚廣,也是有名的洞天福地,此處是江湖人士的天堂,周圍不計其數的小島,皆是他們暫居棲息之所,生活在云夢澤的船民,時常能遇見踏水而行的高人,或御器飛行的高手。
一般而言,江湖人士居多的地方,都會比較混亂,打打殺殺避免不了,經常會有恩怨仇殺之類的戲碼上演。
但同時,云夢大澤也是朝廷兩部水師的駐扎地,云夢西畔有郢都水師,東畔有復州水師,郢都和復州之間又以大江相連,九曲十八彎。
兩部水師合計號稱十萬,有巨型“五牙”大艦上百艘,起樓五層,高一百余尺,能容水軍戰士八百人,左右設有六個大拍竿,高五十尺,尋常小艦船一竿子可拍碎。
海鶻船是模仿海鳥而創制的海船,上有一支巨型大帆,可借風力,兩側有浮板,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左右船舷和首尾設有絞車弩數部,胳膊粗的一丈長余的巨型弩箭可射三百步遠,便是大宗師也難得正面硬撼,這是專門為了跨海作戰而特制的新船。
還有不計其數的艨艟戰艦,這類船只體量小,適應大江湖泊,行動迅速,一旦靠近地方樓船,艨艟戰艦上驍勇善戰的水軍會立刻攀上樓船,搶奪控制權。
十萬水師,氣勢洶洶,每當兩部水師大演之時,都會引來無數人士觀看,云夢大澤上,兩軍對壘,弘軻巨艦,千船競發,引得無觀看者拍手稱贊。
朝廷設兩部水師于此,一方面是為了在云夢澤筑起一道北防天塹,另一方面未必沒有震懾江湖宵小之意,任你是仙人或高手,在面對十萬水師鋒芒之時,也得暫避鋒芒,俯首稱臣。
李景安一行人順著漢水南下,在一個叫沙洋渡口的地方,準備登船橫渡云夢大澤往西到郢都,然后乘船順大江而下去金陵。
從郢都出發,走水路大約十幾日便可直達金陵城,若是走陸道,還得轉道淮南道,至少月余才可達。
荊州刺史田牧提前得了消息,駐扎在郢都的水師派遣一艘“五牙”大船,兩艘海鶻船以及數十艘艨艟戰艦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行駛在云夢大澤上,去迎接三皇子殿下。
李景安來的早了些,便想著去那久負盛名的“花都”,去嘗一嘗傳說中的四季酒,此時正值盛夏,當飲一杯荷花釀。
“花都”四季酒,分不同時節,春日取初開桃花釀酒,夏日取第一捧荷花,秋日則用中秋桂子,冬日則是寒梅臘雪。
反正有老跛子這個高手作陪,李景安也不怎么擔心,招來大德子,租了一艘小船,準備去花都逛逛,而右金吾衛郎將李嚴則在沙洋渡口等待荊州刺史派來的船隊。
船主人是一名花白老叟,手持一根一丈之長的撐搞,頭戴斗笠遮陽,瞧不見臉,赤腳站在船尾,船靠在岸邊,李景安準備登船時,卻是突兀的停下了。
事情不對勁,李景安之前來過云夢大澤,記憶中大澤上的小船都是遙槳,只有在江流逆水而上時,船工才用撐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河西区|
乐安县|
镇原县|
淮滨县|
苗栗县|
孟州市|
白朗县|
临江市|
安陆市|
元阳县|
四子王旗|
大邑县|
宁蒗|
新疆|
垫江县|
东乌|
民权县|
郯城县|
犍为县|
香格里拉县|
赞皇县|
武宁县|
广丰县|
仙居县|
株洲市|
含山县|
灌云县|
宣武区|
淳化县|
武穴市|
乐至县|
广汉市|
哈尔滨市|
福鼎市|
辽宁省|
永仁县|
政和县|
柞水县|
临海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