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母女相見,自然又是千恩萬謝,那婦人說道:“小女多日未曾進食,若非老爺開恩,怕是今日就餓死在這里了。” “如此說來,你也沒吃飯呢?” 那婦人面色窘迫,無奈地說道:“平日里大家還能周濟一下,這段時間新糧未收,很多人家都已經斷糧了。” 徐承影點點頭,道:“先吃了飯再說吧!” 婦人有些惶恐,趕忙道:“多謝老爺,民婦……不餓!” 紀蕓忍不住說道:“還說不餓,孩子都快餓死了,估計你也多日未曾進食,飯已經做好了,一塊吃吧!” 婦人很是感動,抹了把眼淚,說道:“多謝夫人!” 紀蕓想糾正一下她的稱呼,但是想想,還是算了。 徐承影又問道:“聽說你們母女二人是流落至此?” “回老爺,兩年前,這孩子他爹患了病,沒錢醫治,便把家里的地賣了,后來人也走了,地也沒了,民婦本打算去城里把孩子賣了,走到這里的時候,實在舍不得,就在此落腳了。” 紀蕓頓時大為不滿,道:“再怎么苦,也不能賣孩子啊!” 那婦人解釋道:“夫人您有所不知,孩子跟著我,只能過苦日子,說不定哪天就餓死了,若是能賣到一戶好人家,給人家做個丫鬟,至少能有口飯吃。” 徐承影沒有說話,心中卻很不是滋味,在封建社會,一旦男人沒了,整個家就垮了。 可是,自己能做什么呢? 給他們分一塊地? 這母女二人能種嗎? 實在不行,就留在家里,平日里跟張媽一起收拾一下房間,做做飯什么的,至少讓母女二人有口吃的。 可是再一想,這樣的人不知道還有多少,自己的莊子里有多少,京師有多少,整個大明又有多少? 現在或許能收留一戶,兩戶,三戶,可是,如果再多呢?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街頭? 那婦人吃了一碗米粥,便不再動筷,說道:“老爺您放心,今日的恩情,民婦一定想辦法報答!” 徐承影淡淡一笑,道:“一碗米粥而已,什么報答不報答的。” “救命之恩,一定要報答!民婦……會紡布,老爺,您家里有織機嗎?” “織機……” 猛然間,徐承影感覺腦子有一道靈光閃過,倒不是指望這婦人能織出多少布,而是織機這倆字給了自己啟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