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盡管在場智瑤的年紀最小,看上去卻是以他為領袖了?”狐尤心想。 今年智瑤已經十六歲,再有六年的時間就能加冠。 一幫二代中,原本是趙伯魯的年齡最大,有了狐尤這個亂入的家伙,變成了狐尤的年齡最大。 年齡最小卻是能夠成為一幫二代中的領袖?狐尤想到智瑤連續兩次擊敗諸侯聯軍,還有帶著一幫二代殺進齊國都城掠奪禮器的事跡,明白誰當領袖與年齡大小無關,看的是能力啊。 “大大說我家跟趙氏天然對沖,回國是一種異常冒險的舉動。如果沒有智氏和魏氏對立,我家肯定不會回國。現在我家背靠國君,接下來應該做的是跟智氏和魏氏結盟啊!”狐尤對智瑤給趙伯魯找場子其實略略感到意外。 剛才的致師,狐尤哪怕能贏也會假輸,一來是沒有必要跟趙氏加深仇恨,再來就是給智氏一個面子,最主要的是輸了能夠再借機混進二代的圈子里面。 道理不復雜,狐氏剛回到晉國,不低調是無法低調,一應的社交渠道總是需要建立起來,由二代的接觸開始會是一個打開局面的正確方式。 他們在等待智瑤對要不要或會不會出征的答復。 智瑤在眾人的注視中搖著頭,說道:“恐難出征。” 楚國重新出兵北上對晉國是大事,他們只是揍一頓蠻氏沒什么,占領蠻氏的地盤則變成威脅到了晉國的西南,導致晉國怎么都該做出一些反應的。 智氏和魏氏在晉國西南有一些封地,然而中行氏在西南的封地被分配給了韓氏,導致的是韓氏在西南的封地最多。 趙鞅是“元戎”的前提下,尤其他才剛剛擔任“元戎”的現狀,哪怕趙氏在晉國西南沒有封地,趙氏還是應該有所動作。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趙氏被范氏糾纏住,他們很難出動大量兵力去應對楚軍的北上。 魏氏同樣跟范氏在沒完,抽不出兵力進行應對。 智氏則是剛剛歷經家主換代,不管是習俗還是常理,不出兵都算是社會共識。 為什么?只因為智申剛接手智氏的管理,好多事項都處在過渡階段,各個家族要理解智氏現在面對的境況,大家都是喪事剛過不便出兵,輪到智氏就要求必須出兵,說不過去的呀! 當然了,換作是智氏主動請求參戰,事情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無論怎么樣,韓氏都脫不開成為應對楚軍北上的主力,他們不認都要認的。 因為智瑤沒有歷經過晉國跟楚國接連大戰的時代,再則他又不是“純粹”的晉人,著實不是那么了解晉人對楚國的種種執念。 所以,智瑤說完看到他們一臉的失望,有點給想岔了。 “再過幾年估計吳國會挑戰晉國,到時候再帶你們玩吧。”智瑤心想。 他們是晉人,還是各個大家族的二代,談的話題免不了跟軍政有關。 初來乍到的狐尤哪怕是聽了,能夠理解的非常有限,好些時候甚至根本就聽不懂在講什么。 一直沒有吭聲的趙毋恤極力隱藏自己的羨慕,不知道這一刻對取趙伯魯而代之的想法有沒有變得更強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