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降橫財-《群星軍火暢銷萬界》
第(2/3)頁
令人遺憾的是,經過檢查,霍爾女士發現三臺動力裝甲都沒有安裝供給能源的核聚變核心,于是該如何運輸它們頓時引起了在場之人的困擾。
像是想到了什么好辦法似的,霍爾突然一拍腦袋,大叫道:“快去看看那個列車頭里有沒有剩下的核聚變核心!我記得這個型號的車頭每臺都由四個核心驅動,也就是說如果運氣好的話,咱們還能剩下一顆核聚變核心。”
作為輻射世界的特有技術,核聚變核心,顧名思義,是一種體積只有易拉罐大小的便攜式核電池,在戰前廣泛運用于工商業和軍事領域。
在啟動核聚變核心后,其內部的轉換裝置將捕獲巨量在微聚變反應中誕生的放射性能量,并通過核心尾部統一的標準接口為各式各樣的設備提供源源不絕的澎湃動力。
例如在民用方面,有核動力汽車和發電機,軍用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眾人面前的動力裝甲和配套裝甲使用的重型武器,戰斗機器人等等。
雖然體積小巧,但每一枚質量合格的核聚變核心都能在停止工作前為單臺動力裝甲提供一百年以上的充足能量供應。
不過對這些關于核聚變核心的基礎情報,弗里茨并不陌生。
因為水世界中的胡佛曾經用幾百噸新鮮海魚從諾拉將軍手中換取了一顆核聚變核心以及配套發電機,用來給他心愛的“幸運”號遠洋漁船提供電力,這些情報自然也被記錄在了長生軍的檔案內以便先遣小隊查閱。
不過作為軍人,弗里茨還是對面前那三臺造型相似,但各有特點的動力裝甲更感興趣,畢竟帝國軍隊也裝備了大量集團出品的動力外骨骼。
而且單純從造型上判斷,他認為輻射世界的動力甲更傾向于“人形坦克”,因此除機動性以外,這些裝甲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要優于造價低廉的輕型外骨骼。
發現弗里茨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三臺動力甲,對這個金發帥哥頗有好感的霍爾女士走了過來,趁前去搜尋核聚變核心的義勇兵尚未歸來,她主動開口為對方介紹起幾臺動力甲的型號和大體區別。
這些都是廢土上不常用到的知識,可以說除了霍爾這樣的廢土學者外,沒多少人能說出動力甲各個型號和版本的區別。
說到動力甲,便不得不提起西部科技公司(West Tek)。該公司作為戰前美利堅的主要國防承包商,T系列動力甲便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由于輻射世界中諸如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已經在核戰爆發前夕開采殆盡,2065年的美利堅政府不得不為替他們尚未完成核動力改裝的裝甲部隊尋找替代品,而西部科技便為當時快要火燒眉毛的美軍提供了T45型動力甲的生產方案。
而車廂內的T45動力甲并非最早的T45-A型,而是后期改進過的T45-D型動力甲。后者比前者擁有更好的防護能力和綜合性能,其不俗的戰斗力在核戰期間幫助美軍打了不少勝仗。
不過由于核聚變核心帶來的散熱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如果需要長時間依靠動力甲作戰的話,士兵需要穿戴特制的連體服才能避免被T45動力甲內部難以降低的高溫燙傷。
當然,連體服還能讓士兵感到更加舒適,并具備一定的防彈能力。
而對一臺完整的T45動力甲來說,絕緣連體服只是最內部的一層,第二層是動力裝甲的主體,一具由合金材料,防彈織物和金屬鍍層制成的基礎骨架。第三層,也就是最外層才輪到沉重的外掛式金屬裝甲,液壓系統和伺服電機。
同時考慮到作戰環境的需求,T45動力甲的頭盔內置了一套可以有效過濾輻射塵埃的過濾系統和高亮度頭燈,腿部則集成了液壓減震系統,允許士兵從十多米的高處直接跳下也不會受傷。
在憑借T45動力甲成為美利堅最大的國防承包商后,雄心勃勃的西部科技立即開始了下一代動力裝甲的設計。但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T51動力甲花了近十年才從圖紙變為現實,并且原型機的性能相當一般。
直到西部科技在戰火中連著改進了數個型號,為T51動力甲添加了陀螺穩定器和減震器后,美軍才解決了T51在硬著陸時容易因自身重量側翻的毛病。
從外觀上看,T51動力甲的裝甲部分更加圓潤,并且由改良過的多層復合材料組成,足以保護其中的士兵免受輻射和部分武器的傷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冕宁县|
营山县|
隆林|
内乡县|
浑源县|
青田县|
民权县|
罗田县|
临沧市|
扶风县|
女性|
武乡县|
达日县|
南投市|
桃园市|
苗栗县|
昌都县|
洪雅县|
舟山市|
大田县|
扬中市|
衡东县|
桦南县|
乐亭县|
呈贡县|
颍上县|
托克逊县|
山丹县|
新宁县|
桃园县|
重庆市|
松江区|
越西县|
东丰县|
垫江县|
鹤岗市|
太湖县|
富民县|
观塘区|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