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戒律難持 禪師迷困惑-《江湖三女俠》
第(3/3)頁
天葉散人站起來道:“雖說武林各派,自有門規,但事出非常,也宜從權處理。四皇子自挑民間秀女,怎能算是采花!少林寺規雖嚴,也當遵守國法!”無住禪師默默不語,本無大師雙目圓睜,猛然喝道:“少林寺若然畏懼權貴,縱法徇情,以后怎能領袖武林?今日之事,正是給我少林的考驗!少林寺有此下作門徒,乃是闔寺之恥,行刑僧人,你們但依主持吩咐,將不肖徒王尊一拿下,按法行刑!”天葉散人跳出座位,冷冷說道:“少林寺有如此規模,也真大不容易。本無大師不納良言,但求快意,難道就不顧少林歷代祖師的心血,想把千年基業毀于一旦么?”此話一出,無住禪師與達摩院的長老,不禁躊躇,而一些年輕氣盛的僧人,卻更增憤慨,五
百僧人紛紛議論,無形之中,分為兩派,一派心雖不憤,但為了保全少林基業,卻主張從寬處理,不問罪名。另一派卻慷慨激昂,寧愿毀寺亡身,也要保持少林聲譽。
無住禪師口宣佛號,目閃金光,云板一敲,開聲說道:“各位武林前輩與闔寺憎人請暫靜下。今日之事,既出非常,老衲也不敢擅自作主。上三堂主持,與達摩院長老,請隨老衲回初祖庵,稟過祖師,計議之后,再行宣布。列位貴賓,請少待些時。”僧袍一拂,率領少林十二高僧,退進內堂密議。五百僧徒,則列滿殿中,嚴密戒備。饒是允禎膽大包天,也自有點惴然。
無住禪師退下之后,良久,良久,未見出來,唐曉瀾偶然游目殿外,忽見一條人影,欲進不進,外賓席上的神魔雙老,忽然站起身來,探頭外望,那背影一閃即逝,竟似甚為稔熟之人。殿內僧眾見神魔雙老起立,紛紛圍上,神魔雙老頹然坐下。紛亂中,殿內走進了一個小孩,金環束發,混在僧人中,正是唐曉瀾昨晚所見的奇怪孩子。唐曉瀾不由得挪近幾步,聽得一個僧人笑道:“羹堯,你也出來看熱鬧么?你的師父為何不來?”唐曉瀾心念一動,暗想:“羹堯”這名字,好像在哪里聽過?那小孩微微一笑,說道:“我怎么知道呢?”唐曉瀾正想靠近去,無住禪師率少林寺的十二高僧,已自后堂連翩走出。
無住禪師老成持重,本意不想惹此麻煩,在初祖庵中,商議良久,說道:“天葉散人之言,雖跡近威脅,但若令少林基業毀于吾輩之手,對列代祖師,怎生交代過去?”弘法大師忽道:“主持,請問少林寺建寺以來,已歷多少年代?”無住禪師詫道:“怎么你還問我?我嵩山少林,建寺已歷一千三百余年,闔寺僧人,誰不知道?”弘法大師莊嚴說道:“這就是了!試問一千三百年來,換了多少朝代!帝皇之威,可逞于一時,卻絕不能君臨百世。朝代可更換,我少林的寺規卻不能擅改,難道我少林千年聲譽,竟不能和一個皇子相比嗎?”
本無大師也道:“弘法之言有理,今日我們若不執行祖師遺戒,少林寺縱可茍存一時,但聲譽盡喪,也不過是名存實亡罷了。若我們毅然整肅,維護我少林的尊嚴,則少林寺雖名亡而實存,永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我們眼光應及后世,師弟,你是一寺主持,應該有絕大的魄力,須知創業雖然艱難,但寺毀可以重建,人亡技可永傳。只有這千百年來,所積下的聲望,所建立的精神,一旦敗壞,卻再難恢復了。”無住禪師閉目沉思,過了好久,才嘆口氣,倏地起立,率領眾人出初祖庵,進大雄殿。眾人見他面色沉重,不知他決定如何,誰也不敢發問。
無住禪師再度升殿,執事僧人立即敲起鐘鈸來,全堂肅靜,掌經堂的弘法大師,恭身合十,合掌問道:“王尊一有罪無罪?”無住禪師沉聲答道:“有罪!”允禎帶來的人,齊都變色。天葉散人道:“愿聞主持之理。”無住禪師道:“王尊一雖然是當今皇子,但他入我少林門下之時,卻是以普通人的身份來的。本空大師是他的武林師尊,并非他的宮中教習。少林忝為武林一脈,門徒犯了采花大戒,必定要依戒律執行!”
四個刑堂僧人道聲:“領旨”,緩緩行進,了因與哈布陀一左一右,分立允禎兩側,刑堂僧人視若無睹,仍是面容肅穆,繼續前行。允禎向了因搖了搖手,突然喝道:“且慢!”無住禪師道:“你還有什么話說?”允禎從懷里掏出一個紙包,大聲叫道:“我入門之后,即對本空師傅說明身份,我出寺之日,他親寫有貝葉箋文與我收執,掌教方丈,箋文在此,你看了就明白了。”哈布陀接過紙包,轉交無住禪師。無住禪師看后,面露訝異之容,低頭不語,本無與弘法二人急忙湊過去看,看后本無怒道:“我本空師兄,絕不是這樣的人。你這箋文乃是假的。”原來貝葉箋文寫道:
“少林第四十七代掌教方丈本空,諭知后輩方丈,本寺第四十八代弟子王尊一乃當今四皇子允禎,慕我少林之名,不辭艱苦,入寺皈依,欲以朝廷之力,倡我少林武藝,并愿為護法,永保莊嚴。少林有幸,皇子皈依,謹依君臣之義,武林之規,允禎仍為少林弟子,但廢去師徒之名,允禎入寺,準免對長輩拜跪之禮,不受少林家法約束。箋交允禎收執,在我圓寂之后轉交接位方丈。本空諭。”
本無心想:本空師兄乃一剛直之人,雖然古剎清修,卻是心存漢室,若然知他是個皇子,必不肯收他為徒。縱收他為徒,圓寂之時,也必對我輩言及。這箋文絕對是假!無住禪師卻想道:師兄為保基業,想是出于無奈,故不得不收。這事乃絕大機密,所以他彌留之時,不敢對我輩言及。兩人心思不同,本無咆哮如雷,無住禪師卻是默然不語。
允禎冷冷笑道:“監寺說這箋文是假,請問主持,本空大師的字跡,可是這樣的么?”本無搶著說道:“字跡不足為憑,你尚有何人證物證?”
話聲未了,忽然有個清脆的孩子聲音說道:“我來作證!”那個金環束發的孩子突然跳上了右首經桌,弘法喝道:“年羹堯,你這孩子知道什么?不準在此胡鬧。”唐曉瀾倏然想起,周青的好友鐘萬堂似曾說過,他收有一個天下最頑皮的孩子為徒,姓名叫做年羹堯,莫非就是這個孩子?何以他會在少林寺出現,而鐘萬堂又不見來?
唐曉瀾不知,鐘萬堂原來也在寺中。原來鐘萬堂乃傅青主的徒孫,傅青主和本空的師父,即少林寺的第四十六代方丈痛禪上人交情甚好,所以后輩也有交情,鐘萬堂每隔一兩年,都要到嵩山少林,勾留數月。年羹堯家在河南陳留,與嵩山相去不遠,鐘萬堂極愛年羹堯,所以也常攜他上山游玩。“少林三老”本空、本無、無住,見年羹堯聰明絕頂,聞一知十,大家都很愛他,尤其是本空方丈,更把他寶貝得不得了,常留他一室住宿,授他武功。昨晚唐曉瀾見他在羅漢堂手舞足蹈,就正是他依照佛像姿勢,練少林寺的鎮山拳法——羅漢伏虎拳。本空死后,年羹堯還是時常上山,這次他和鐘萬堂同來,住了半個多月,中間又曾回家一次,回山時恰恰碰到此事。
鐘萬堂不是證人,所以無住禪師不邀他列席。后來大雄寶殿喧嘩擾攘,年羹堯忍耐不住,要鐘萬堂帶他出來,在殿外觀望,不料鐘萬堂不看還罷,一看竟發現自己的兩個對頭神魔雙老,也在殿內。要知這十年來,鐘萬堂隱姓埋名,四處逃避,怕的就是神魔雙老,這一發現,令得他急急走避,而年羹堯卻已混入寺僧之內。
年羹堯給弘法一喝,嘻嘻笑道:“怎見得我不知道?我知道這王尊一就是當今的四皇子,本空大師對我說的,他寫貝葉文之時,我還在旁邊呢!他再三叮囑叫我不要說出,我才隱忍了這么多年。當時我因好奇,在旁邊觀望,還把箋文牢記了呢!”年羹堯過目成誦,本無、無住都知他有此本領。當下無住說道:“小孩子不準亂打誑語,你將箋文背來聽聽。”年羹堯在經桌上高聲朗誦,果然一字不差,本無聽了做聲不得,年羹堯背完之后又道:“本空大師彌留前兩天,還留有遺書給我,叫我將來若有大事,就去找這位皇子師兄,主持,你請看看。”把信取出,本無也湊過來看,這封信與箋文字跡,果然都是本空親筆。本無嘆道:“罷了!罷了!”頹然坐下,闔寺僧侶,紛亂起來,王尊一昂然起立,對無住禪師打個稽首,就往外闖。本無忽大聲喝道,“你就想這樣走了么?”正是:
佛門獅子吼,童稚戲禪師。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保靖县|
伊春市|
乌恰县|
建湖县|
聊城市|
合水县|
金川县|
扶沟县|
兴和县|
中江县|
突泉县|
泰顺县|
基隆市|
绍兴县|
荥经县|
重庆市|
神木县|
石嘴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蒲城县|
永年县|
尚志市|
蓬安县|
龙门县|
深水埗区|
五家渠市|
杂多县|
来安县|
宁夏|
铁岭县|
化州市|
崇阳县|
抚州市|
定西市|
当阳市|
文昌市|
莲花县|
翼城县|
田东县|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