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臥虎藏龍》
第(2/3)頁
人營墓、祭掃時的一段內心獨白,其心態又與柳今極其相似。于是,我們看到了王度廬、柳今、戚雪橋(還有一些其他角色,因相關作品殘缺而未收入《大系》)與李慕白之間的聯系——李慕白的故事,是戚雪橋們的白日夢;戚雪橋、李慕白們的故事,則是柳今、王度廬的白日夢。
不把李慕白這個大俠寫成一位“高大上”的“完人”,而把他寫成一個“失意的男人”,這是王度廬顛覆傳統“俠義敘事”,為中國武俠小說史做出的又一貢獻。
玉嬌龍,是王度廬寫得最為成功的一個女人。
玉嬌龍的性格與《古城新月》里的祁麗雪有相似之處,但是她的叛逆精神更加決絕、更加徹底。為了自由的愛情,她舍棄了骨肉的親情。同時,她也舍棄了貴胄生活,選擇了荊棘江湖;舍棄了城市文明,選擇了草莽蠻荒。
對玉嬌龍來說,最難割舍的是親情;最難獲得的,是理想的婚姻。
她發現自己選擇羅小虎未免有點莽撞,所以又離開了他。她獲得了自由的愛情,卻在事實上拒絕了自由的婚姻。這與其說反映著“禮教觀念殘余”“貴族階級局限”,不如說是對文化差異的正視。盡管如此,這位“古代娜拉”并未“回家”,而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一條不歸路。這條路是悲涼的,同時又是壯美的。
玉嬌龍和李慕白都是“跨卷人物”。《劍氣珠光》里的李慕白寫得不好,因為背離了《寶劍金釵》中業已形成的性格邏輯。《鐵騎銀瓶》里的玉嬌龍則寫得很好,她青年時代的浪漫愛情,此時已經升華為偉大的、無私的母愛。她青年時代的夢想,終于在愛子和養女的身上得以成真,但是他們攜手歸隱時的心態,也與母親一樣充滿遺憾。
王度廬的上述成就,都是源于對傳統武俠敘事的揚棄,這也使他的武俠悲情小說擁有了現代精神。
王度廬又是一位京旗作家。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即將內城所居漢人一律遷出,由八旗分駐內城八區。王度廬家住地安門內的“后門里”,屬于鑲黃旗駐區,其父供職于內務府的上駟院。內務府是一個由滿洲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旗)內“從龍包衣”1組成的機構,專門管理皇家事務。由此可知,王氏當屬編入滿洲鑲黃旗的“漢姓人”,這一族群不同于“漢人”“漢軍”,滿人把他們視為同族2。
滿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性格剛毅尚武,自立自強,粗獷豪放。入關定鼎之后,宴安日久,八旗制度的內在弊端開始呈現,“八旗生計”問題日益突出,以致最終導致嚴重的存亡危機。王度廬出生時,恰逢取消“鐵桿莊稼”
(即旗人原本享受的“俸祿”),父親又早逝,全家陷于接近赤貧的境地。他的早期雜文經常寫到“經濟的壓迫”,“身世的漂泊,學業的荒蕪”,疾病的“纏身”,始終無法擺脫“整天奔窩頭”的境況。他的許多社會小說及其主人公的經歷、心境,也都寄托著同樣的身世之感和頹喪情緒。這種刻骨銘心的痛楚,蘊含著當時旗人不可避免的噩運,漢族讀者是難以體會這種特殊的苦痛的。
同時,王度廬又十分景仰旗族優秀的民族精神。他的作品,明確書寫旗人生活的有十多部;他所塑造的許多旗籍人物身上,都寄托著他對民族精神的追憶和期許。
從這個角度考察玉嬌龍,首先令人想到滿族的“尊女”傳統。滿族文史專家關紀新認為,這一傳統的形成,至少有四點原因:一、對母系氏族社會的清晰記憶;二、以采集、漁獵為主的傳統經濟,決定了男女社會分工趨于平等;三、入關之前未經歷很多封建化過程;四、旗族少女在理論上都有“選秀入宮”機會,所以家族內部皆以“小姑為大”。3玉嬌龍那昂揚的生命力,正是滿族少女普遍性格的文學升華。《寶刀飛》可能是第一部把入宮前的慈禧,作為一位純真、浪漫而又不無“野心”的旗族姑娘加以描繪的小說。作者以“正筆”書寫入宮前的她,用“側筆”續寫成為“西宮娘娘”之后的她,沉重的歷史1“包衣”,滿語,意為“家里人”,在一定語境下也指“世仆”“仆役”;“從龍”,指從其祖先開始就歸皇帝親領。王度廬在一份手寫的簡歷里說:父親在清宮一個“管理車馬的機構”任小職員,這個機構當即內務府所屬之上駟院。
2按:“滿人”專指滿族;“旗人”這一概念則涵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八旗的所有成員,其內涵大于“滿人”。
3參閱關紀新:《多元背景下的一種閱讀——滿族文學與文化論稿》,遼寧民族出版社,2013,第219頁。
感里蘊含幾分惋惜,情感上極具“旗族特色”。
在《寶劍金釵》和《臥虎藏龍》里,德嘯峰雖非主人公,卻可視為旗籍“貴胄之俠”的典型。他沉穩、老練,善于謀劃,善于掌控全局,比李慕白更加“拿得起、放得下”。他的身上比較完整地體現著金啟孮所說京城旗人游俠的三個特征:一、凌強而不欺下,一般人對他們沒有什么惡感。二、多在八旗人居住的內城活動,沒什么民族矛盾的辮子可抓。三、偶或觸犯權勢,但不具備“大逆不道”的證據,故多默默無聞。1鐵貝勒、邱廣超和《彩鳳銀蛇傳》里的謝慰臣都屬此類人物。
進入民國之后,由于政治、經濟原因,京中旗人的精神狀態呈現更趨萎靡甚至墮落之勢(《晚香玉》里的田迂子即為典型),但是王度廬從閭巷之中找到了民族精神的正面傳承。《風塵四杰》實際寫了五個“閭巷之俠”——那位“有學有品而窮光蛋”2的“我”,也算一個“不武之俠”。作者清楚地認識到:雖然早非“俠的時代”,但是天橋“四杰”3身上那種捍衛正義,向善疾惡,剛健、豁達、堅韌、仗義、樂觀的民族精神,卻是值得弘揚光大的。這已不僅僅是對旗族的期許,更是對重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期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绥江县|
龙泉市|
衡阳县|
垣曲县|
内黄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乌鲁木齐市|
团风县|
隆林|
甘南县|
普宁市|
新蔡县|
武定县|
措美县|
景谷|
乌鲁木齐县|
茶陵县|
永仁县|
长子县|
四子王旗|
恩施市|
新野县|
永福县|
隆回县|
铜梁县|
海南省|
本溪市|
和林格尔县|
英超|
花莲县|
田阳县|
孟津县|
崇文区|
永胜县|
金山区|
恭城|
松溪县|
聂荣县|
绍兴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