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要一個貓貓的原味,一個小魚的原味,再來一串四種口味混合的素丸子。” “我的話,就要……” “好。”林程和林沫沫動作不算熟練地替幾人裝上了她們要的豆渣餅。 林沫沫很快算出了幾人各自要付的錢。 “你們可以付現(xiàn)金,也可以掃這里。”林沫沫指著籃子側邊貼著的二維碼對幾人說道。 這一周節(jié)目組沒有給兩人準備工作手機,所以他們只能先借用隔壁家的二維碼貼紙來收錢。 “好了。”幾個女生付了錢,從林沫沫手中接過了豆渣餅。 這時,看到這邊似乎在賣東西,便有新的路人走了過來。 “這是在賣什么?” “豆渣餅,還挺好吃的。”還未走遠的幾個女生說道。 “是嗎,那給我也來幾個吧。” …… 有了第一波客人,很快,林沫沫他們的流動小攤點上就迎來了第二波、第三波的顧客…… 林沫沫他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不過今天畢竟不是周末,步行街上的人流量有限,到了下午,步行街的人流量慢慢減少,買路邊小吃的人也漸漸少了起來。 見時間差不多了,林程帶著林沫沫離開。 回去的路上,林沫沫手里還拿著一個豆渣餅在吃。 “我們賣的豆渣餅真挺好吃的。”林沫沫一邊吃著,一邊嘀咕道。 說罷,林沫沫又盯著開始自顧自地埋頭計算起來。 一個下午,他們做的那些豆渣餅和素丸子此時已經賣掉了大半。 “一、二、三……這里還剩下22個大餅、16個小餅,還有8串丸子,吃掉了4個、試吃用掉了6個,另外還送了4個給面包店的小姐姐,還有前面的那個老奶奶……所以我一今天我們一共賣了31個小餅,36個大餅,還有22串丸子!” “我們一共掙了147塊錢!”林沫沫有些興奮地說道。 “這樣的話,除去已經有的材料,還有之后每天要買的,我的全部成本就是……” “450左右。”不等林沫沫念叨著算出總共的成本,林程已經在一旁給出了她答案。 接著,林程又道:“所以如果我們把今天的賣完,明天再賣出差不多數(shù)量的豆渣餅,我們就能收回全部的成本。” 而之后幾天再掙到的錢就是他們的利潤額。 “這樣嗎!那等到這周結束,我們可以賺很多錢了!”這么一想,林沫沫整張臉上都掛起了期待的表情。 林程笑笑,對于林沫沫口中的‘很多錢’沒有反駁。 兩人回到住的地方。 今天隔壁胡茂一家的豆腐生意似乎也很不錯,還不到下午4點,他們豆腐攤上的各種豆腐便已經早早賣完了。 此時夫妻二人正在清洗鍋碗瓢盆。 與兩人閑聊幾句過后,林程將林沫沫留在家里,自己則帶著下午沒賣完的豆渣餅又出了門。 這一次,林程去了更遠一些的街上,這附近有學校,也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 此時,正值下班放學的時間。 街道上下班和放學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之前剩下的那些豆渣餅和素丸子很快便被林程賣完了。 不過,林程并沒有馬上返回住所,而是又去了之前去過的那個建材市場。 此時建材市場內一部分的店鋪已經關門了,剩下一些店鋪正在忙著裝卸貨物,還有一些關得晚的店鋪,此時老板正在店內吃著晚飯。 林程這個時間到這里來讓直播間里的眾人有些疑惑: 【林程來這里做什么?】 【賣豆渣餅?】 【不對,豆渣餅不是都賣完了嗎?】 【那他來做什么?】 【難道是買東西?】 【問題是,那個破棚子,還有什么好買的?】 …… 正當眾人疑惑的時候,只見林程徑直走向了市場內售賣墻紙、墻面裝飾漆的那塊區(qū)域。 因為前天來的時候林程專門注意了一下這個地方,因此并沒有繞路就找到了這里。 此時通道旁仍有幾家店鋪還開著。 店鋪內的墻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用于展示的墻紙,店中央的桌子上也擺滿了樣板冊子。 同時,在店門口一側還堆放了幾個紙箱,里面裝著墻紙,紙箱上還寫了一塊‘處理墻紙’的牌子。 “這里的墻紙怎么賣?”林程指著那堆處理墻紙向老板問道。 這些墻紙多半是同一批同一種樣式進貨,因為大部分的都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幾卷單的,因為面積不夠賣不出去,因此才放在門口特價處理。 聽到有人問價,老板從店內走了出來。 “看你要哪種,大的40一卷,中號的20一卷,小的15一卷,你別看是處理的,這些全都是大品牌好質量的墻紙,天然材質,不含有害物的,要不是剩下的不夠了也不會拿出來特價,這個價格,成本都不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