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龔艷是個啞巴的單親媽媽。 沒滿18歲就被親生父母收了人家一萬塊的彩禮錢后,敲鑼打鼓的帶走了。 十月懷胎生了個女兒,龔艷的悲慘生活就此拉開帷幕。 公婆嫌她是不下蛋的母雞。 男人除了下地,其他時間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在酒桌上。 喝醉了回來就拿她撒酒瘋。 女兒一天天的長大,龔艷不想忍了。 連件換洗的衣服都沒帶,只帶了自己攢的200塊錢,背著女兒連夜逃到了省城。 靠撿瓶子拾垃圾睡橋洞,一年的功夫,龔艷攢了五千塊錢。 繼而,花三千把正當齡的女兒送去了幼兒園。 白天女兒上學,她就去飯館打工。 晚上帶著女兒畫畫做手工。 日子比從前安逸幸福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龔艷覺得,她不能洗一輩子的盤子。 幼兒園的手工,每次她和女兒埋頭一晚上的作品,都會被陳列在幼兒園的展示柜上。 放學回來,小姑娘興奮的小臉紅通通的,嘰嘰喳喳的跟她說老師夸她們手巧,小朋友們也喜歡那個小熊布偶什么的。 次數多了,龔艷想,會不會有家長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做手工呢? 就這么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龔艷有了那個名為“艷艷會幸福”的拼夕夕小店。 都是些小玩意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