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入學前就開始考慮績點,并鎖定重難點課程,采取針對性的預習……這聽起來有點喪心病狂,但確實像是夏哥能干出來的事兒。 所謂績點就是與學分加權后的綜合成績,是大學階段學習成績的表征。 對于一位有野心的當代大學生來說,績點無疑是命根,關乎評優、獎學金、保研,甚至找工作的時候,不少用人單位也要看你的績點。 績點高的學生,往往在學習能力和自制力方面比較優秀。 當然了,不同的學校,績點的含金量也是天差地別,在某些大學甚至可以通過賄賂老師修改績點。 寧海理工大作為一所正經985,績點姑且算是沒什么水分。 夏哥從小習慣了優秀,追求卓越,看重績點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甚至會在新生群里找到學長學姐,詢問什么課比較難。 這一點蘇白是很佩服的,蘇白倒是也加了幾個車輛工程系的學長學姐,但交流內容僅限于“學校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 翻開《高等數學(上冊)》,蘇白先是掃了一眼目錄,和他見過的同類教材差不多,上冊大都是微積分相關的內容,下冊應該是線性代數。 蘇白將書翻到第一章,假裝在學習,實際上卻是在思考人生。 近來的異常,有兩種可能的原因: 一、蘇白喜歡上了夏哥; 二、蘇白間歇性想談戀愛了。 這兩點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真正意義上的心動,而后者,只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 16到28歲之間的男性,尤其是常年單身的那種,往往會在某些時間段,突然產生對戀愛的濃烈向往,恨不得馬上找個女朋友你儂我儂,結果等到過幾天感覺消退,仿佛無事發生,快活得像只暢游在大江大河里的水猴子。 總結一下就是,間歇性內啥心萌動,持續性享受單身。 蘇白是堅定的單身主義者,他覺得現代社會,所謂的真愛已經是一種奢望,男男女女湊在一起多半是為了各種目的,就算真的有愛——比如蘇男士和白女士——也會被時間磨平,最終在對方眼里變得面目可憎。 但他偶爾也是會萌動一下的,畢竟是母胎單身的貨色,長這么大連同齡女生的小手都沒摸過。 ……哦,夏哥的不算。 蘇白是不信自己會喜歡夏哥的,這太扯了,不僅情感上難以接受,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也是完全不可能。 有種說法叫做“韋斯特馬克效應”,是芬蘭人類學家韋斯特·馬克在其著作《人類婚姻史中》提出的。 「兩個早年共同長大的兒童在成年后通常不會對彼此產生吸引力」 那么,答案很簡單。 最近的種種意象,是因為蘇白萌動了。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 從前每當這樣的情況發生,蘇白都會打開終點中文網,找幾本戀愛狗糧文,看個痛快。 或者打開b站,整點戀愛日常動漫,和彈幕一起恰檸檬。 這不比談戀愛方便多了? 說干就干,蘇白將手機放在大腿上,偷偷地打開小說津津有味地看。 看了不到三分鐘,就被夏江月當場逮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