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生的娛樂圈可不是如同前世那樣只要給錢就可以隨意刷數據的垃圾“熱度”。 而是真實存在的網民數量。 這個數據,甚至要比前世那些千萬級別大v的真實粉絲數都要多! 驚訝之余,卻又感覺理所當然。 首先,方默并不是新人。 或者說,他并不是純粹的新人。 他已經是一位暢銷書的作者了。 有著《狂俠》打底,方默的基礎路人緣就不會差。 其次,很多就算是之前對于方默并不了解的路人,也會因為罵戰的緣故而關注方默。 從而去看《射雕》。 甚至一部分會去選擇看《狂俠》。 和《射雕》只是區區五十多章,十萬多字來說,《狂俠》是一本已經完本的小說。 而且《狂俠》的風格,哪怕是在當今的主流文學之中,也是堪稱獨樹一幟的存在。 這就導致《狂俠》竟然又迎來了一波熱潮。 聽林冬生剛剛發來的消息,《狂俠》竟然又多印了二十萬套。 也就是差不多兩百萬的收入。 然后再加上如今高達1000%+的加成,收入差不多可以翻12倍! 也就是兩千四百萬! 當然,想要收到這筆錢,還需要等待最終的結算,而且這也只是一波回光返照而已,銷售速度當然沒有之前快。 不過就算是如此,在后續一個月的時間里,也差不多可以賣完。 感慨吸金的同時,方默也不由得對于未來充滿了期待。 當然,不是網絡平臺的收入,而是實體版的收入。 就算此時某文平臺即將推出vip收入看書業務,方默也并不看好。 而方默的這一份不看好,并不是說不看好這樣做的前景,而是不看好《射雕》的收入。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射雕》雖好,但畢竟全書一共才120萬字。 而網絡文學想要徹底追上實體書的步伐,還需要等到實體書徹底不行了之后。 否則在那之前,任由網絡文學的作者知名度再強大,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收入。 實際上哪怕是前世,那些頂級網文作家的主要收入,也只是販賣小說的各種改編權。 而不是小說本身。 甚至很多小說本身的收入,只是作為網文作家綜合收入的百分之幾。 但那要是最少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