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 紅光寺舍粥-《我在冷宮第三年》
第(2/3)頁
“這就不對了,父皇不應該紅槿的父皇么?怎么要往大月國趕呢?”我一邊吃著小豆干,一邊和凈敕和尚說著這個話本子里的故事。“看書呢,最討厭的就是看了一半,并且還是轉承啟合的一段之后,沒有了下半段。真是要急死我了!”
凈敕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結果發現這里居然沒有了下文,也特別贊同我的觀念。“這話本子是哪一年的事情?怎么完全沒有聽過?”
“你看看,你也第一次聽說吧。我是看那紙張,應該是很久很久之前了,真的是紙張發黃,如果呼吸沉重一些,都擔心把紙吹破了。”我又捏了一塊小豆干塞到嘴里,“兆奐烔大人說這是他在西涼國的書齋里找到的孤本,覺得很有意思,就買了下來。當地人應該是不認識大月國的文字,因此也就沒當回事。否則,就這么一段皇族秘聞,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應該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西涼國國主都是兒子,完全沒有女兒。”凈敕和尚也是從香客那里聽到過不少故事,所以也能夠和我八卦一下的。“鎮國將軍之類的,也應該是之前的官職了,現在人家沒有這個官職,應該是什么左將軍,右將軍之類的。”
“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吧,都是將軍,沒差別的。”我也不太關心西涼國的人員配置,只是想知道這故事最終的結尾是什么。一般話本子里寫著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一定不能問“后來呢?”因為后來,往往都是不美好的。
鑒于此,我和凈敕和尚都有些沉默,靜靜地看著僧人們熬粥。
等粥熟了,我先舀了一碗喝了下去,渾身都暖和起來。然后他們擔著粥鍋到廟門口去舍粥,這是紅光寺每日下午都會做的事情。一般是兩鍋粥,熬的滾燙,再加上一些小豆干和小咸菜,真是人間美味。
我已經是灰布衣衫,戴著帽子,就是一名很普通的在廟里修行的居士一般的樣子。反正肖不修也不在,也不管我。我就跟著凈敕和尚一起在廟門口忙乎著,也是挺有意義的。
這些年,大月國風調雨順,即便是鬧了災荒,皇上也會安排各個相關部門去賑災,因此真正餓肚子的月份也少了很多。災民少了,日子也就舒心了不少。就連在紅光寺門口等著領粥的人,也大部分是虔誠的香客,真正的乞丐和赤貧之人也有。
我站在門口,習慣性地踹著手,琢磨著眼前的這些人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否有什么故事?隨便亂想著,也有了很多感嘆,甚至對于大月國的歷史都想翻出來看看。靜心師父說,這世間除了大月國,還有很多國家,大家過得生活并不一樣,語言和風俗也都很大差異,因此想法也不盡相同。
比如大月國,就想搞好自己的生產生活,不惹事,不制造事端。北固國現在的狀態是自顧不暇,自己吃飽飯再說。東倭國被我們挫敗了銳氣之后,一時半會也不會來鬧騰。西涼國在做什么?似乎一直很安靜,但似乎又一直很不對勁。當然,也許只是我自己的感覺。總是覺得那個國度安靜得令人感到疑惑,沒有什么消息,也沒有什么往來。當然,就是因為這個西涼國秘史的話本子讓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想挖一挖當年這個公主到底是誰?
“藏書閣里除了佛經,還有什么?”我問已經開始收攤的凈敕和尚,兩鍋熱粥其實很快就給了眾人分好,工作不復雜。凈敕和尚干活又相當麻利,下面的小沙彌干活更是相當伶俐。
“佛像,畫卷。”凈敕和尚對于紅光寺的各處都很熟悉,還掌管了藏書閣的鑰匙。“要不,你一會兒去看看?”
“有什么珍品么?”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沒有,都是很一般的。據說是有之前的皇家藏書,但都在住持那里放著,一般人也都看不到。”
“不應該是白馬寺放這些么?”我有點好奇,“皇后娘娘還在那里呢。”
“其實,在三朝之前,大月國的第一皇家寺廟是紅光寺,后來因為紅光寺著過一次大火,特別大的大火,很多東西都燒毀了,元氣大傷。后來先修了白馬寺,作為皇家御用寺廟。再后來過了很多年,這又重新修葺了紅光寺。皇上還把當年在大火中搶出來的書籍佛像之類的東西歸還了紅光寺,就放在住持和藏書閣里了。”
凈敕和尚的這個說法,我隱隱有聽說過的。不過,我還是比較關心的白馬寺的素面和紅光寺的粥和小咸菜小豆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布尔津县|
奈曼旗|
兴国县|
湄潭县|
岢岚县|
乐清市|
无极县|
石棉县|
汽车|
静乐县|
罗田县|
磴口县|
乌什县|
青田县|
莱阳市|
乐昌市|
和硕县|
广宗县|
平顶山市|
普兰县|
三原县|
北碚区|
千阳县|
香格里拉县|
大石桥市|
麻城市|
阜阳市|
余姚市|
辽阳市|
松江区|
荣成市|
林周县|
崇明县|
甘孜|
四川省|
桂东县|
沽源县|
海门市|
青阳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