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肉蟲涌動著,壓實的平整地面上滿是蠕動的白蟲,密密麻麻連成一片,向著中心堆積重疊著蠕動。 這些蟲是美姬手中如今最為常見的基礎幼蟲,會在發育到相應體型后變態成成蟲。 刪除了固定蟲卵種類發育成固定蟲類的環節。 其中主要應用的是蛞蝓仙人的肉體重組能力,極大的縮短了成長期,提高了蟲群的爆兵能力。 因此,一種種類的蟲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當前的形態,通過自溶解再發育,宛如重生般進行變態。 但這個過程并不是沒有損耗的。 也因此,小體型的蟲類不可能自行變態成更大體型的蟲類,物質不可能憑空產生。 但有著查克拉進行供能的話,可以暫時性的忽略這一點。 此時肉蟲匯聚著人型外表的繭,外殼變硬包裹著內部的組織液,肉蟲進入內部開始溶解,組織液經過反應,快速的發育組裝成型。 打開看的話,就能發現粘稠的乳白液體如活物般蠕動著。 以至于外部的人形體表上,不時也會蠕動著凸起,密密麻麻的球有大有小,鼓起后又平復下來。 正常人是不喜歡看這一幕的,打從心底的生理不適。 但蛹期是個非常神奇的過程。 在掌握這項能力前,美姬的蟲類有著倆種成蟲方式,一種是完全變態,另一種是不完全變態。 比如夏赤卒,就是不完全變態,他們的幼蟲在水中生活,捕食,通過一次次蛻皮長大成蟲。 這個蛻皮的過程,實際上會消耗掉大量資源。 發育一身新皮不要資源嗎,肯定要的。 這一點點堆積起來,無形中消耗就很大。 而完全變態不同,長大不需要蛻皮,積累到足夠資源后,一次快速組裝成型。 完全變態這種方式,極其的完美,美姬都不需要對其費心思改造,直接拿來就能用,只需要在小地方進行一些優化,比如蛹化成蟲的速度。 這增強了資源的利用率。 優勢也并不止這一點。 在野外中,脫皮很麻煩,這是個危險的過程,容易被捕食者襲擊不說,體型越大也就越容易死。 有些蝦是沒有壽命限制的,能夠修復端粒酶的他們理論上能夠長到很大,但不少蝦會在蛻皮的過程中虛脫累死,體型越大越是接近下一次的死亡。 通過這種方式穩步增大體型,對美姬而言不是不可以,但完全沒必要。 幼蟲不斷累積蛋白質,變大體型,一次成蛹化作巨蟲更香,也沒有蛻皮死亡的意外損失,提高了成蟲效率。 而諸如錯開了幼蟲與成蟲的生態位,避免了內部的消耗競爭的優勢不用說,美姬也用不上。 最重要的是倆點。 很多蟲類會依靠蛹化來越冬,避過殘酷的冬季與食物短缺。 某些蟲的蛹期極其漫長,不吃不喝靜靜埋在地下幾年,十幾年的時間才破殼而出,這易于美姬進行大量的兵員儲備。 在這之前,夏赤卒并不能這樣做,必須不斷的發育成蜻蜓的狀態,才會讓其進行休眠。 但休眠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旦成蟲也就意味著進入生命周期的死亡倒計時。 而進行蛹化待機休眠后,這進一步降低了資源的消耗。 必要時刻停止休眠直接啟動蛹化程序破殼而出。 也就更加流水線化,高效化,自動化,規模化。 平時積累,戰時爆發,就不用像之前一樣,急急忙忙的拉滿生產線的性能,增產增量。 這是其一,其二則是整體效率。 不完全變態的蟲生下來的幼蟲,破殼時就基本具備成蟲的能力,這樣一來,出生就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而完全變態的幼蟲,實際上是早產兒,并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 看起來前者的生存優勢更大,但后者更加高效。 生下來就可以吃,然后繼續發育,節省下來的時間就能繼續產卵,縮短產卵的周期。 螞蟻玩的就是這一套。 生一半,剩下的發育過程由幼蟲自身通過吃來彌補,母蟲就地開始新一輪的產卵流程,節省出來的時間可是實打實的。 在安全巢穴的保護與充足資源供給下,跟母蟲的產卵數量一樣,是爆兵式繁殖的基礎條件。 而美姬的產卵模式更加喪心病狂,母蟲生一批,懷一批,備一批,一批發育到一半生下來,第二批已經發育的差不多,即將出生,同時第三批進入發育成卵階段,新的一批受精立即進入制造程序,排隊等前面的走完程序,如此不斷循環。 目前美姬的爆兵系統有著三根重要支柱。 其一是母蟲的產卵數,而幼蟲的更快發育變相提高了產卵的數量。 其二是蟲群的后勤系統。 其三是加快生長的加速培育結界。 三者合一形成了恐怖的繁育能力。 如今,美姬下屬的蟲群,形態千差萬別,但統一特征都是完全變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