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官認為劫掠?xùn)|南沿海的倭寇不會輕易撤回倭國!”兵部主事硬著頭皮說出自己想法。 “理由有三!” “定海中左所遠離陸地,朝廷必須靠水軍才能奪回,而東南沿海各衛(wèi)所的戰(zhàn)船又都被他們搶走。除非朝廷不惜代價抽調(diào)水軍跟步兵一起發(fā)動攻擊,否則很難奪回定海中左所!” “占領(lǐng)定海中左所的倭寇肯定清楚這一點,也就沒必要急著撤離那里!” “第二個理由跟倭寇下次劫掠?xùn)|南沿海有關(guān)!” “按慣例,倭寇每年都會來大明劫掠兩到三次,如果能提前控制一個靠近陸地的海島, 對他們下次劫掠肯定大有益處。” “第三個理由跟金山衛(wèi)剛打的這場大勝仗有關(guān)!” “這次劫掠?xùn)|南沿海的倭寇損失慘重,以倭軍睚眥必報的性格,肯定會想辦法報仇。占著定海中左所不走,他們就能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出兵攻打金山衛(wèi)。” “臣附議!”東林黨黨魁錢謙益首先站出來支持。 這可是個打擊黃立極的絕佳機會,說什么都不能輕易放過。 一個武將突然站出來:“啟奏陛下, 如果讓末將指揮倭寇, 也會占著定海中左所輕易不撤退!” “兵部李大人剛才的分析很有道理。控制定海中左所, 倭寇就能把那里當成劫掠大明的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 “末將提議:朝廷直接派出軍隊反攻定海中左所!” “那里的倭寇頂多一千人,我們出動五千人攻打那里,五倍的兵力優(yōu)勢肯定能大獲全勝,奪回定海中左所!” 一向比朝堂上保持中立的內(nèi)閣大臣李國普突然開口:“陛下,臣反對從其他地方調(diào)集部隊跟水師戰(zhàn)船反攻定海中左所!” “老臣正在監(jiān)管兵部,還算熟悉一些軍事!” “從外地抽調(diào)五千精銳反攻定海中左所,還要抽調(diào)幾十艘福船配合進攻,部隊開拔費用,一路上的軍餉,賞賜……都是天文數(shù)字,五十萬兩白銀都未必搞得定!” “沿海幾十個衛(wèi)所被洗劫后,幾十萬軍戶無家可歸,等著朝廷救濟。” “朝廷必須立刻下?lián)苠X糧安撫他們,防止這些軍戶為了活命而淪落為流民跟土匪,破壞江南穩(wěn)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