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寒凌江無意間修成了奇魔典中的含光境,種種煩惱立時煙消云散,欣喜萬分,忙不迭去體悟含光境的妙處。 奇魔典心法目寫到:含光境能感知、能洞微,能辟谷忘食,能引自身浩然靈氣為劍、為盾、為有相萬物。 這句話不難理解,講的是含光境下五觀六感的增進,靈識的增進,辟谷不食。至于最后半句寒凌江雖有體會,卻尚不足完全領悟。 幾日前他在修行時有靈炁散逸的癥狀,此時全然不會了。除非刻意打亂,云葉真經會依運功路線老老實實運轉。與此同時落木繁林也恢復到了本來模樣,若想如比試時那般使用,需得刻意放松引導靈炁。若于從掌中發出,須引導至掌中各穴各脈,若于從背后發出,需得引至脊椎旁各穴各脈。 這些說來容易做來難,寒凌江用上落木繁林空揮了十余掌,也只有一兩掌刺出了荊棘。他想化出木盾,耗了許久時間也才略見雛形,至于后背的穴位,則再怎么也將靈炁引導不過去。 練得越久寒凌江越發覺這需要對自身靈炁有異常精確的把控,把控其流向、量度,細致一脈一穴,都得做到分毫無差。 人身有奇經八脈,七百二十穴位,不是每一脈每一穴都能靈炁物化。在奇魔典中,掌心與后脊處的穴位被稱為日心穴和十二翼穴。 除此外還有月心穴,指掌背。十星指穴,指指尖。十四劍穴,指手臂。雙甲穴,指兩肩。以及四軸穴、六機穴,分別指兩股兩脛。這些被稱為大穴,除此外還有諸多**不能一一細說。 老和尚曾對他說過奇魔典的特點乃是“隨心所欲,物化于外”八字,前者講得是將把控靈炁的能力練到極致后,達到收發由心的境界。 后者則是說靈炁在奇魔典下能不拘于形,可化萬物。如當日他無意間生出的刺條、木盾,運的是落木繁林功法,使出來的卻千變萬化,沒有器形。 至于為何其他功法如云葉真經做不到此點,單奇魔典能行,時至今日寒凌江終于知曉。那便是因為奇魔典做了件天下修士想都不敢想的事:經脈掘穴。 掘穴后經脈生了千洞百孔,靈炁在諸脈穴間再不止一種流通運行之法,而是有千千萬萬種,因而造就了千千萬萬中形體。 這讓他不禁想起老道曾與他講過的道器之說,易系辭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的器指的即是有形之體。他想奇魔典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另辟蹊徑脫離桎梏,當為形而上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