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寒凌江點點頭,自去乖乖修習功法,暫且不提,說回山上。 自從方丈回山,云隱寺便不知不覺的忙碌起來。長老們忙著閉門謝客,拆遷寺宇。內外院弟子則因為寺里三年一次的小武試也越發勤奮起來,當然,凡事總有些例外。 大荒山南峰山腰處有一片木屋。右側山腰的木屋一層層鱗次櫛比,如梯田般依山而建,是外院弟子的僧房,多是數人合居一間。右側山腰的木屋則是零星分布,隱匿在山林之間,是內院弟子的休息之所。 這里的僧房比右側山腰的僧房修得更精致,基本都是兩層樓還有多個隔間,居處的也只有一個人。兩邊有如此明顯的差異,倒非是長老們故意厚此薄彼,而是因為這里居住的盡是達官顯貴,甚至皇親國戚,他們實在是不好怠慢。 在這片山林中有一座木屋修得格外高雅氣派,名字取作水月軒。水月軒有兩層樓高,第一層是大廳,第二層才是屋舍。兩側分別還有間一層高的耳房,其中一間是廚房一間是書房。 水月軒正樓后面是一個十丈方圓的水潭,修得與正樓十分相近,以至于坐在房中就可垂釣。因月上中天時,潭映月影,故名水月軒。 眼下正有一位白衣少年坐在二樓的環廊上,持桿而釣。這名少年叫做盧子俊,是太一圣國四大家族,盧家的公子哥。生的面目清靈,長著一雙丹鳳眼、臥蠶眉,既有些英爽氣又有些風流韻,只可惜身形尚未長開,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少年,約莫十二三歲。 這少年盤腿坐著,一手撐著腦袋,一手持著釣竿,眉目里有些郁結。良久之后,重重嘆了口氣。 那少年愁道:“聽松啊,你說我這魚會不會上勾啊?” 一名少年躬著身子立在他身旁,年紀比他稍大。此人名喚聽松,是盧家送來陪盧子俊修行的小生,負責照料盧子俊的日常起居,如同那些文人的陪讀。 聽松此刻也十分惆悵,說道:“主子你這竿既無鉤也無餌,就一根細繩垂著,離水面都還有十尺,魚兒怎么上釣啊。” 少年又嘆了口氣:“哎,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人何哉?” 聽松也跟著嘆了口氣:“主子你心里要是有什么事愁著,不妨說給小的聽,小的也好幫你出出主意。主子犯不著這么愁自己,還傷了身子。” 少年道:“聽松啊,你難道看不出我是在求賢思才嗎?” 他又嘆道:“哎,罷了,我與你說這些何干。實則是父親給我出了道難題,要我躋身這次云隱小武試的前百名。若進不了前百,就還得在此呆個三年,你說我能不愁嗎?” 聽松一怔,回道:“上次大測才剛剛結束,距下次大測不是還有兩年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