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修行的第一步是筑基,筑基的最后一步就是辟識海結靈臺。 老和尚告訴寒凌江,修行不是盲目地吸收天地靈炁,而是用天地靈炁來滋養體內的內世界,這個內世界即是識海,又稱紫府。靈臺則是吸收靈炁,將靈炁轉化為靈力的樞紐。對于修行者來說,吸收天地靈炁于體內只能算前序,開辟內世界才是第一步。 這些知識在奇魔典的批注里也曾講過。 密林深處,老和尚鄭重道:“你體內的奪心蓮之所以能在月余時間奪舍還魂,即是因為你識海未辟,靈臺空無。三魂七魄無所依附,才會輕易被融化抹去。 你若完成這修行的第一步,花開之日應會推遲一年時光。之后我為你穩固識海、靈臺,應還能再推遲四年時光。” 寒凌江問:“再然后呢。” 老和尚道:“之后的事情,等你開了識海再說吧。”又說道: “識海是每個修行者所共有的內心世界,不以功法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以功法的不同而不同,是與生俱來的天格。因為有了識海,凡人才能借助自然之力,求仙問道。” 開辟識海不是一件難事,但也不容易。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照所修煉的功法,將體內濃郁的靈炁結成靈臺,靈臺即是內世界的外顯。 靈臺結成時,體內靈炁會消耗殆盡,意識會變得無比虛弱,就像寒凌江上次射出靈力一樣。但此刻必須得守住意識不斷,并潛入結成的靈臺。 此時內世界初辟,里面的景象如同萬物未生的混沌,空空莽莽。修行之人的意識要在內世界里感受外世界的天地靈炁,將之引入體內,再進入靈臺。這是要做的第二步。 在這一階段,進入靈臺的靈炁會自然顯化成形,構造內世界,花費較長的時間。此過程中仍要保證意識不斷,否則內世界還未形成,意識就喪失其中,就再也醒不來了。 內世界構造完成后,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只需仔細辨別內世界的構成,找出最主要的一種或是幾種靈炁,即為日后修行所需的靈炁。 寒凌江對此懂了個大概,只于最后一點不甚了解。這天下靈炁不都一回事嗎,難道還分家不成? 老和尚好似知道寒凌江有此一問,解釋道:“你現在識海未辟,靈炁在你眼中都是一個樣子。等你開辟了識海,就能發覺身邊充斥的靈炁各有區別。” 他問寒凌江:“你以前可曾想過,修行者口中常提在嘴邊的靈炁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寒凌江一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思索過,他回道:“是天地自然的一種力量,能為凡人所用?” 老和尚搖頭道:“這只是表象,不是本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