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回云隱。 那日玄覺方丈突然回山,戒律長老自是驚喜不已。連忙叫人通知慧恩、慧能、慧明、慧凈、慧癡五位長老,自己則親自去南峰梵凈側(cè)峰上的鐘鼓樓,鳴鐘十二記。 云隱寺以鳴鐘示意寺有大事,奇數(shù)代表惡事,偶數(shù)代表善事,鐘聲越多,事情越為重大。最近幾年寺中安和無事,上一次鳴鐘十二記還是二十年前慶祝方丈百歲大壽。 寺中弟子一時不明白有何喜事發(fā)生,五位匆忙趕來長老殿的長老們卻和初見方丈的戒律長老一樣,驚喜萬分。 十年離別,心中有千般話也不知從何說起。離去與分別可以讓最親密的人心生隔離,但是一朝相聚,兩目相交,時間留下的痕跡就會蕩然無存。 眾長老你一句,我一句,口中所詢所問皆非關(guān)乎門派,關(guān)乎天下的大事,反倒是些柴米油鹽的家常小事。 如此過了好久,眾長老激動的心情才得以平復(fù)。 慧明長老從來心如明鏡,方丈看去風(fēng)淡云輕,此番回山應(yīng)不只簡單的“思家”。于是在大家都冷靜下來后問道:“方丈此時回山是有什么大事嗎?” 其余長老也都有些憂心忡忡地看向方丈,心里有此疑惑。 方丈啜了口茶:“山里的茶永遠(yuǎn)都喝不膩。”然后將茶飲盡,拭了拭嘴,含笑道:“如今天下太平,哪有什么大事?我此番回山,只想拜拜祠堂,你們別個個都愁著臉。” 長老們相顧而笑,道是自己多心。方丈撫須又說:“不過還真有件怪事需與你們說說。” 方丈說道:“我回山時曾途經(jīng)滄州,見有十幾個魔道教眾欺壓百姓,肆意妄為,被我打發(fā)了去。擔(dān)心滅而又滋。” 慧能長老在眾長老中最為精明,眼光高遠(yuǎn),處事往往雷厲風(fēng)行,能當(dāng)斷即斷,故擔(dān)任云隱寺執(zhí)事長老一職,寺中大多事物歸他管轄。他笑道: “這等小事無需方丈多慮。稍后我就派幾位得力弟子趕往滄州,教那群巫山魔道再不敢行惡。” 方丈搖搖頭:“這事倒不是巫山魔眾所為。怪在當(dāng)日那些魔道竟出自西方流金海的萬魔窟。” 長老們面面相覷,都大感奇怪。萬魔窟這三個字已經(jīng)很久不曾提及。只知八百年前魔道正是猖獗,萬魔窟就以狠辣著稱。萬魔窟所練功法系是速成一派,往往一兩年便能小成,十年便能大成,但功法所需卻是他人體內(nèi)之生氣! 萬魔窟對教眾管理松散異常,不似傳統(tǒng)派教選拔弟子那么嚴(yán)苛,要想加入其中只需提顆人頭。其教眾也廣布天下,有在逃嫌犯,亡命之輩,有占山為王的土匪流寇,就連街頭的混混都可能是其中一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