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小助理很肯定:“對的,按照這個趨勢來看,明天我們就能打破《唐探》創造的紀錄!” “真的嗎?” “嗯,這是貓眼分析…貓眼調整了總票房預測,現在的總票房預測是56億…” “56億…” 助理小姐姐等著鈉扎繼續說話,等了半天,鈉扎只是驚訝,忍不住問她:“怎么了?” “沒事,就是覺得哥哥真厲害…” “之前嘲諷沈導演的那幫人現在都刪帖了…” “你說沈總現在在干嘛?” “我怎么知道…” “那我打電話問一下吧…你先出去吧!” 私密通話,外人在場不合適。 …… 沈長林正在研究《刺殺家》… 他在糾結要不要拍。 原時空,陸洋確實盡力了——《刺殺家》原著不好改編。 原著,家更偏向“文學家”,是個郁郁不得志的嚴肅文學家,所有文章都被退回,貼了滿墻,但這是因為赤發鬼的原型——大人物在從中作梗,大家都知道,他寫的極好,只是妨礙了大人物的行動。所以所有文章都不得發表,但他并不在乎,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 “我聽見遙遠的一個地方有個聲音在跟我說話,你這個人到了這個時候,只能作為一個寫的人存在了,你被選中了,別無選擇了?!? 分兩條線,一條現實線,講一個丟了女兒的男人為賺一筆錢去刺殺家;另一條虛構線,呈現的是家所寫的,內容是一個少年向赤發鬼復仇的故事。 前者極盡寫實,寫出了兩個男人的絕望;后者盡管是虛構,但同樣是對現實的隱喻。 最終現實線全面崩塌,無路可走的兩個男人躲進虛構的世界里,用創作完成了最后的反抗。 這個設定有意思:因為家的故事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影響,于是映射在中大反派的超級富豪派出殺手,在完結前將其殺掉… 很適合做成奇幻大片! 但這又一個問題,而且是世界觀問題,涉及一個關鍵點:能改變現實嗎? 如何讓觀眾相信這么扯淡的設定? 頭疼… 就這,還做電影宇宙? 正琢磨呢,接到了鈉扎的視頻電話…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