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演員演技并不會因為綜藝參與造成太大影響,他們對對角色的詮釋水準(zhǔn)不會因為參加綜藝有明顯落差。 打折扣的是觀眾對演員的信任感。 人是感性的,當(dāng)一個人設(shè)深入人心之后,觀眾很難迅速從中抽離出來。 不能因此說演員的演技不行了,只能說他離觀眾太近了。 真人秀等綜藝節(jié)目讓演員失去神秘感,赤條條站在屏幕上。 當(dāng)他們再次穿上角色的衣服時,很難說服觀眾相信角色,觀眾的體驗必然要打折扣。 只有演員保持神秘感,觀眾才能有信任感。 綜藝節(jié)目、真人秀這些不是開機就拍、關(guān)機就撤的工作,耗費時間、精力之外,很可能還需要面對更多的外界負(fù)面評價,這些都是對演員的消耗。 運動員要封閉訓(xùn)練、高考生高考前停掉娛樂活動,這些都是為了專注、為了聚焦、為了砍掉花里胡哨的枝杈,為了讓一根獨木早日參天。 當(dāng)然,要看個人的追求,想賺錢就參加真人秀,綜藝無罪。 但對于真正想成為好演員的人而言,綜藝確實是不必要的枝杈。 “現(xiàn)在的市場不敢冒險的,你演了個茄子,所有帶紫色的東西都來找你,這也是市場選擇,畢竟已經(jīng)證明成功的形象風(fēng)險低。” “但話又說回來,演員是個創(chuàng)造性的職業(yè),一旦表演陷入套路,創(chuàng)作不靠感受,就會陷入內(nèi)耗…” “上不上綜藝對演員本身沒啥影響,但神秘感一旦消失,觀眾會很難被你塑造的人物打動!所以,我很贊同演員要把自己藏起來這句話!” 沈長林笑了笑:“但現(xiàn)在的行業(yè),很現(xiàn)實的,很多有演技的演員沒有人氣,一年都不見得露臉一次,根本談不上長期,再矜持下去,估摸著就要邊緣化了,這種時候,就別“長期來看”了,有綜藝找就趕緊上,再不去就沒長期了!” “…我就沒有必要了吧?” “看情況,要是不缺錢的話,最好別去!” 老段點了點頭… “你又不缺資歷,也不缺資源,好好演戲…《記憶大師》挺好的啊!” “可惜票房不行。” 《記憶大師》票房比不上《催眠大師》… 1.2億成本,最終票房2.95億,甚至沒有回本! 黃博+段亦宏,演技派組合,黃博又是票房福星,《記憶大師》本身口碑不差… 但是沒有回本… 誰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