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言道:瘦死駱駝比馬大。雖說皇甫誕、豆盧毓并州起義,在漢王楊諒的后院點火,楊諒率兵猛攻城池,皇甫誕等人雖然拼死抵抗,留守的兵馬畢竟是老弱病殘,哪里比的上漢王的精兵,對說一路敗退,但是哀兵必勝,城內守兵被打的潰不成軍。皇甫誕、豆盧毓先后喪命,至死不降。 費了半天勁,奪回并州城,此時漢王苦心經營的地盤,已被打的殘破不堪。漢王楊諒滿懷疲憊回到王府,摘掉頭盔,卸去寶劍,帶著幾分倦意昏昏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有侍衛搖醒楊諒。楊諒趕忙坐起,揉揉眼問道:“何事驚慌?何事驚慌?” 侍衛道:“千歲,大事不好,楊素已經兵臨城下,千歲快想個脫身計吧。” 楊諒聞聽,大吃一驚,問道身邊幾個人:“軍師王頍何在?為何不見身影?” 侍衛說道:“待卑職去找軍師。” 漢王楊諒和身邊幾個侍衛,左等右等,那個侍衛匆匆跑回,氣喘吁吁答道:“方才打聽了,王頍軍師自稱大勢已去,已飲恨自盡。” “啊?軍師不在,讓本王如之奈何?” 侍衛又道:“聽說王頍曾遺言,他說數次進諫殿下,計謀不遜于楊素,只恨殿下不聽忠言。”楊諒聽了此言,扼腕長嘆,悲痛欲絕,后悔不已。 一連圍困三天,并州守軍早無斗志,走投無路的漢王楊諒,萬般無奈,只得下令開城投降。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九月,漢王楊諒謀反一月有余便被越國公楊素率兵平定,生擒漢王楊諒,親自押送返回京師大興城。 官軍平叛,漢王全軍覆沒,三軍得勝班師,八百里快馬飛奏捷報,使得滿朝歡慶。隋煬帝楊廣拿著前方捷報,滿懷歡喜回到寧安殿,皇后蕭珺看著楊廣高興,上前問道:“皇上如此興致,想必是有天大的好事?” “河東捷報,漢王獻城投降,朕又贏了。” 蕭皇后恭賀道:“皇上登基伊始,三軍旗開得勝,以少勝多,平定藩王,真是可喜可賀,吉人天相。” 隋煬帝樂道:“老五不識事務,敢與朕分庭抗禮,不日將要押回京師。眼看年終將至,朕準備改元大業,要踏踏實實做一番大業。” 蕭皇后道:“陛下雄心萬里,社稷重得太平,臣妾正準備三日之后前往華山為大隋江山社稷祈福。” “嗯,如此甚好,朕派三千禁軍,讓張衡、諸葛瑾隨行護送皇后,要把這次祈福安排的體面些。” “多謝陛下。” 蕭皇后得了皇上恩準,便召來張衡、諸葛瑾二人,準備出行祭祀祈福的事項。蕭皇后的提出的安排,張衡、諸葛瑾一一記下,說到最后蕭皇后問道:“那個盧太翼現在怎么樣了,若能找到此人,哀家想請盧先生同往。” 張衡說道:“自從先帝臨終傳旨赦免盧太翼,此人別辭行離去,遠游江湖。” “唉……”蕭皇后道:“這盧太翼當年給哀家算命,六世五主,命犯桃花,至今未見應驗,宮里人卻都說這盧先生算卦準極了,自從岐山回來,哀家只可惜沒能再見盧太翼一面。” 諸葛瑾道:“娘娘雖然見不到盧太翼,但微臣聽說華山還有個楊伯丑,此人精通《易》術,為世人稱道,不妨借此祈福華山,一探楊伯丑。” “這到也好,哀家當年聽元妃說過,韋鼎、高德、盧太翼、楊伯丑,這四人精通占卜,各有所長,名冠于世。現如今韋鼎數年前病故,高德得了瘋癲病,盧太翼又遠走他鄉,只能去探訪這位楊伯丑了。” 張衡道:“微臣這就準備,三日后出行。” 時隔三日之后,正逢良辰吉日,京城大興東門大開,凈水潑街,號角長鳴,金鑼開道,進出京城的百姓,來過互市的商賈云集東門,前呼后擁,爭相觀望,渴望一度皇后尊容。兩列禁軍,攔開一條大道,蕭皇后的鳳輦儀仗,緩緩出城,煞是風光。真可謂: 六世五主命不凡,桃花綻開綴仙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