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生氣的是,這些韃靼人簡直是太猖狂了,絲毫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真以為大明邊軍是紙糊的嗎?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徐妙云做得對!反應敏捷,處理及時,十分得當! 朱元璋憤怒之余,表揚了徐妙云。 「壞了,歷史雖然變了不少,時間也發生了變化,但具體事件仍在發生。」 「又是丘福,又是韃靼,對到一起了!」 「這次,明軍必然大敗,丘福必死無疑!」 啊,朱元璋大吃一驚,不會吧,丘福必死無疑? 豈不是說明跟著丘福一起去的十萬明軍也完蛋了? 十萬明軍死了,等于是天塌下來了! 「朱棣派使臣郭驥祝賀本雅失里即位為韃靼大汗,希望能緩和與韃靼的關系,但被本雅失里拒絕,使臣郭驥也被他殺害。」 「朱棣得知后大怒,他派將領丘福率十萬大軍前去討伐韃靼,隨軍出征的將領還有王聰、火真、王忠、李遠等人。」 「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丘福就在燕王府擔任軍職,后來在靖難之役中又立下汗馬功勞。」 「朱棣對丘福非常敬重,才把征討韃靼的重任交給他。」 「出征前,朱棣怕丘福輕敵,特意交待他用兵要謹慎。」 「丘福領兵出發后,朱棣還是覺得不放心,又派人向丘福傳達詔書,提醒他如果軍中有人說敵軍容易擊敗,切勿相信。」 「丘福率大軍出了邊塞后,率領一千余人來到了臚朐河南,擊潰了小部分韃靼士兵。」 「接著,丘福率軍渡河,俘獲了一位韃靼尚書。」 「丘福問這位尚書本雅失里在哪里。尚書回答說:“本雅失里聽說大軍到來,害怕得向北逃走,離這里有三十里。”」 「丘福以為能很快抓到本雅失里,下令立刻出發,向北進攻。」 「眾將勸丘福等各路大軍集結后再出擊,但丘福不聽。」 「他讓那位韃靼尚書當向導,走了兩天,并沒有找到韃靼的主力部隊,只遇到了一些小股敵軍,每次剛交戰敵軍就潰退了。」 「軍中的部分將領已經察覺到了異樣,尚書沒有嚴刑逼供就這么容易供出了敵軍主力,這一路太像是敵軍設下的圈套,明軍恐怕已經進入敵軍的包圍圈了。」 「李遠勸丘福,說這是敵軍的圈套,不應該再這么冒進了,還提醒他要謹記成祖說過的話。王聰也警告他說不要輕敵冒進。」 「丘福自認是成祖手下的老資格了,不能容忍軍中年輕將領對他權威的挑戰。他們的勸告丘福一概不聽,還警告他們說不聽從命令的就要被處死。」 「丘福自顧自地騎上了馬,向前沖去。其余將士只好跟上。」 「果然,尚書的向導和韃靼軍一路的潰敗,都是本雅失里的圈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