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鳥篆-《鑒寶從文物修復開始》
第(2/3)頁
西周王朝本就久遠,差不多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其中王朝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通過一些野史流傳下來的傳說進行分析之后的結果。
真實性不高。
但是這一次,六號線發掘出的這個墓葬卻不一樣。
從形體的規模上看,不似一般王侯貴族的墓葬,但是其中卻多有鼎器玉器等王侯貴族才能享有的陪葬。
單單這一項,就與當時的等級制度極為不符。
而且這些東西上多有銘文,更加讓趙御驚奇的是,這些銘文記載的是一整個發生在當時的重大事件。
這東西,是能填補上古朝代歷史空缺的稀罕物。
即便是趙御這樣視財如命的人都知道,這種東西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
而且,讓趙御隱隱興奮的是,他能看得懂那些讓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都無比頭疼的鳥篆。
不是研究破譯,而是真的能看懂,就好像能看懂現代的文字一樣。
“驢唇不對馬嘴!”
趙御此刻手中正拿著一本鳥篆象形文錄,這是田子厚收藏的一本關于遠古文字的書籍。
上面很多的鳥篆文和象形文字,都是已經被諸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破譯了的。
不過此刻看趙御嫌棄的神情,顯然是對書里面記載的東西不屑一顧。
鳥篆文和象形文還不一樣。
象形文是以本質物體的形態來確定字符的含義。
但是鳥篆是一種象形和成熟文字之間的過渡體,它每一個字符所體現和表達的含義有多種。
也正是因為這樣,國內上古的文明很難得到有效的考證。
這也導致那些居心叵測的國家對華夏文明淵源保持著否定懷疑的態度。
所以所謂的解析和破譯,只能讓趙御這個能清楚看懂鳥篆體的家伙嫌棄。
他一手拿著筆,一邊看,一邊將某些破譯有誤解的地方點出來再加以詳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