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著金蟬子的問詢,秦川也不由得愣了一愣。 關于劉伯欽父親之事,前世記憶之中,倒確實是有所記載。 具體也不知在地府呆了多少個年頭。 反正是直到雙叉嶺上,劉伯欽從虎口之中,救下唐僧。 以佛法超度過后,才能得以解脫。 而后某殿閻王,親自下令,托生去了中華富地人家。 聽起來,像是個見義勇為、以德報德的大圓滿故事。 只是從秦川這般上帝視角,細細品味,其中卻實在是透露著無盡的蹊蹺。 秦川本身,就在地府當差,到得如今,已是將近六個年頭。 在陰壽綿長的鬼差之中,雖然還稱不上是什么老油條。 但對于地府之中,各項相關的規矩、流程,也算是頗為熟絡。 無論念誦佛經,還是起壇做法。 所謂的超度亡靈,指的都是那些自認冤屈、心有怨氣,或是執迷流連于此生,不愿轉世投胎的陰魂。 至于那些個大奸大惡之徒。 該下十八層地獄就下地獄,該投去惡鬼道、畜生道,也自有一套章程。 這種情況,管你道士還是和尚,就算念破喉嚨,也不會有半分用處。 也就是所謂的,度怨不度惡。 若那劉伯欽之父,當真是個罪大惡極之徒。 唐玄奘那些小乘佛經,就算念到第十一世轉世,也不會起任何作用。 而若是良善之輩,自該按照規程,點清前生,早早投胎轉世。 又怎會出現欲轉世而不得的情況? 無論哪種情況,都不符合正常的地府規矩。 仿似一切,都如安排好那般巧合。 “這樣,回頭告訴那劉伯欽,關于他父親超度轉生之事,就包在你身上了。” 沉吟片刻,秦川出聲吩咐一句。 這倒不算是謊言。 反正就算什么都不做,任由劇情按部就班。 最終,也是由化名玄奘的金蟬子,親自出手,助他超度亡父。 金蟬子年紀尚幼,又身負西行重擔。 今后這段時日,還是應該以修行為主。 不可能將太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外院之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