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大明皇長孫》


    第(1/3)頁

    帖木兒扣押各國使臣,一方面是感覺到自身的軍隊已經足夠強大。

    另一方面,是他缺少奴隸了。

    隨著水泥道路的修建,帖木兒帝國這邊的奴隸大量死亡,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而恐怖的數字。

    撒馬爾罕周邊驛站都已經是鋪設好了,可邊關這塊就相差比較大。

    為此帖木兒也只能是修建單條通往邊關的道路。

    但這需要更多的奴隸才行。

    撒馬爾罕內城。

    這里是貴族們的聚集地,商人和奴隸沒有進入的資格。

    皮兒馬黑麻和兄長馬黑麻蘇丹行走在這雄偉的城池之中。

    由東方絲綢制作而成的貴族長袍,加上本身攜帶著的各式珠寶,還有腰間配備的精美長劍,讓過往的貴族看到之后,也是要停下腳步俯身行禮。

    “你說在那遙遠的東方,大明的王都有著數百萬之多的人生活,他們真的有這么大的城池嗎。”

    “你可知道這次我回來,身毒的王已經是被我擊敗,俘虜了他們大量的貴族,給爺爺帶來了足夠多的奴隸。”

    “難道大明軍隊比身毒的軍隊還要更加厲害嗎?!?

    因為一些特定的關系,原本在歷史上帶領大軍擊敗身毒的皮兒馬黑麻去了大明,便就是其兄長馬黑麻蘇丹領軍。

    馬黑麻蘇丹的性格更加的狂暴,加上帖木兒軍隊精悍的騎兵,身毒那邊根本就沒有抵抗的可能。

    嗜殺的馬黑麻蘇丹瘋狂屠城,如果不是帖木兒下令要多帶一點奴隸回來,恐怕殺得會更加的厲害。

    回來之后看到修建的水泥道路,也知道了這個弟弟皮兒馬黑麻帶回來的秘方,由此感到非常的開心,因為這意味著他的軍隊將可以更快的抵達戰場。

    作為帖木兒帝國未來的儲君,現在的繼承人,馬黑麻蘇丹有這個實力和威望。

    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類似于帖木兒的狠辣,很是得到帖木兒的喜歡,親自交給他大量兵權。

    皮兒馬黑麻聽到兄長的問話,點點頭說道:“大明軍隊是真的非常厲害,他們的火炮不比我們的差,最主要的是他們的火銃,比我們的火銃有著更遠更強的殺傷?!?

    “我從那里回來的時候曾經見識過明軍火銃的厲害,二十步內即便是輕型的鎧甲都能夠打穿,有著難以想象的巨大威力?!?

    “而這些火銃的改良,全都是大明太孫主導出來的?!?

    “其實我們不應該去扣押大明的使臣,這讓我們憑空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聽到這里,馬黑麻蘇丹停下了腳步。

    微微思索一番后說道:“是爺爺的意思,你也知道,爺爺對于強盛的大明一直是按照元例稱臣,但爺爺只是不想大明在我們征戰四方的時候來搗亂?!?

    “現在我們已經有兩百多萬的軍隊,聽說大明的軍隊也就是一百多萬,已經沒必要再去顧忌那么多?!?

    “等到金帳汗國被我們拿下,下一步就是看怎么去征戰大明。”

    “你知道的,爺爺一直非常向往大明的繁華,那是有著大量的黃金和吃不完的糧食,也是我們的祖先成吉思汗最想去占據的地方?!?

    “在這一點上,即便是我,也不能違背爺爺的意愿?!?

    皮兒馬黑麻想了想問道:“爺爺已經是準備全面進軍西邊了嗎?!?

    帖木兒帝國和大明之間卡著一個東察合臺汗國。

    雖說帖木兒對東察合臺汗國一直是勝多敗少,卻沒有實力徹底的征服,往往打下來的土地很容易就會被奪取回去。

    因為都是蒙古騎兵,所以帖木兒也不想損失太大。

    目前不必擔憂大明,可也不是去攻打大明的時候。

    馬黑麻蘇丹點點頭:“奧斯曼帝國在戰場上,打敗了歐洲聯軍,占領巴爾干大部土地。將近一萬名十字軍被俘,除了三百名貴族騎士被巨款贖回外,其余的幾乎全部被殺?!?

    “拜占庭帝國已經沒有能力再度阻止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了,而他們現在非常的囂張,尤其是奧斯曼的使臣,這次來到我們撒馬爾罕,就是要爺爺直接臣服于奧斯曼帝國?!?

    “你知道爺爺的脾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爺爺才會直接將所有的使臣全部扣押,包括大明的使臣在內,不再向任何人稱臣?!?

    皮爾馬黑麻先前在外邊忙于關于建設水路道路,驛站分布的事情,所以回來的時候才知道爺爺帖木兒發了很大的脾氣,把各國的使臣全部扣押了,并且對所有的國家宣戰。

    原來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使臣太囂張。

    馬黑麻蘇丹繼續說道:“其實當時爺爺并沒有說要扣押所有使臣,只是要針對于奧斯曼帝國的使臣。”

    “結果是那個使臣說爺爺本來就是大明的仆從,現在變成奧斯曼的仆從也應該是理所應當。”

    聽到這話,皮兒馬黑麻直接無語了。

    是誰給了奧斯曼帝國使臣這么大的膽氣,還是覺得打敗了歐洲聯軍,所以把撒馬爾罕也不放在眼里了。

    皮兒馬黑麻這個時候非常清楚,在下一階段的對外戰爭之中,整個帖木兒帝國必然是對著奧斯曼帝國的方向開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