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大明皇長孫》
第(1/3)頁
“上策便是發展民生,國富民強唄。”
朱英曬然一笑道。
這句話,讓朱元璋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以為朱英會說出更有效的法子,畢竟下策都說了這么多見解了,然而輪到上策的時候,卻是簡單一句話就解決了。
“所謂下策,便是劍走偏鋒,上策,便是行堂皇大道。”
“無論策略如何,追根究底,便是提高國力。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則天下太平矣。”朱英笑著說道。
朱元璋聞言,也跟著笑了。
這段話,朱元璋當然是看過的,便是宋史·岳飛傳里的一段話。
仔細想來,這治理天下,哪有什么捷徑可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唯有緩緩圖之。
“即是如此,那大孫便說說,這治理天下,該如何著手呢。”朱元璋帶著有些考校的意思問道。
“既然是民生,自然是從民開始,如今大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吃。”
“吃飽肚子,不餓死,對于現在的百姓來說,才是最為關鍵的地方。”朱英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這是一個大方向,不過大孫有這個覺悟,卻是很好的。
“僅僅如此嘛,有沒有什么具體的策略跟咱說說。”朱元璋再次問道。
聽到這話,朱英卻是有些猶豫了。
畢竟他感覺今天已經說得夠多了,治理地方這種事情,從他一個商人口中說出來,卻是有些太過。
朱元璋一直觀察著朱英,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意味,笑道:“這里就咱爺孫倆,有什么可擔心的,莫不是還怕咱害你不成。”
“既然老爺子想聽,那我便說說吧。”短暫的遲疑過后,朱英笑著說道。
老爺子是陛下的秘書,相當于每天都是有機會和陛下會晤。
一些方案說出來,讓這大明過得更好一些。
對朱英來說,其實也是很有利的。
有些事情,以他個人的精力,需要太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還不如借大明的風。
“就大明目前來說,增加糧食的畝產,是個中關鍵。”
“興修水利,開墾荒田,肥沃土地,這些是大明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是其中,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便是農業本身。”
“自古文人讀書,讀的是圣賢書,卻從未有人去研究過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的本身。”
“如何讓土地更加的肥沃,讓荒田變良田,是否有更加有效的耕種方式。”
“便是如同唐初的曲轅犁一般,影響如此深遠的農具,卻是一些目不識丁的老農研究而出。可見歷朝歷代,對于農業本身的忽視。”
朱英緩緩的說道。
其實在他的手中,另有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
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卻是更為重要。
玉米還好,番薯,馬鈴薯等薯類作物,在不斷的培育過程中,減產十分明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鸡西市|
清水县|
万州区|
磐安县|
棋牌|
德昌县|
友谊县|
郸城县|
瓮安县|
阿巴嘎旗|
津市市|
镇宁|
沽源县|
大田县|
建湖县|
盘锦市|
衡水市|
大厂|
永宁县|
大荔县|
安义县|
萝北县|
潍坊市|
唐山市|
古田县|
阳东县|
永安市|
永宁县|
和平县|
多伦县|
陆川县|
彭阳县|
淄博市|
亳州市|
昔阳县|
开封县|
巢湖市|
利津县|
西林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