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謙忽然感覺股市的跌停規則有點不太好。 只要一支股票跌幅達到10%,就會停止交易,禁止買入或者賣出。否則的話,如果沒有這個規則的限制,怕是會直接導致錦華新月的股價一路跌到個位數。 這時候就體現出熊抱式收購的優勢了,也是魏如思給鄭謙提供的思路。 那就是直接向對方的董事會提案。 給出一個相對優越的價格,讓他們的思想產生動搖。 這個時候,集團往往就會開始召開董事會。董事們大部分還是希望賺錢的,起碼不希望自己手中的股票越來越不值錢,通常會同意出售手中的股票。 某些情況下,甚至還會導致董事會集體向集團施壓,逼迫集團接受收購方案。 畢竟,鄭謙給到的方案,不至于他們太虧錢,甚至還有得賺。 如果不同意,那么每天都會跌10%,只要10天的時間,就會跌到1元以下。這個時候就會觸發退市紅線,那就實在是太慘了。 除非在這段時間內會出現某些重大利好。 但,那可能嗎? 誰會接受一家擁有180億元巨額債務的公司呢? 這還僅僅是那一場土拍而已,誰知道他們其他在建的樓盤有沒有其他問題?有沒有向銀行貸款?有沒有正常償還?有沒有在項目預售后,保證樓盤的正常建設? 問題太多了。 除非是做慈善,不然哪怕是俱樂部,恐怕都會敬而遠之。 更何況,張祁連還不是某家俱樂部的會員。 只是按照原本計劃,是有希望進入到淞商俱樂部的,甚至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孫家、蘇家都在想辦法跪舔他們的原因所在。 可經此一役,他們怕是再也沒有這個可能了。 同樣在進行的收購,還有孫家、蘇家的一系列上游供貨家族。 鄭謙看似并沒有在蘇北,實際上現在的一舉一動,都在深刻影響著這兩大家族的生死存亡。趁此機會,他更是直接順勢臨時組建了資產并購部門。 以崔子卿為首暫時領導,鐘小瑤、秦雪莉、宋雅嫻等人參與。 捷報頻傳,已經有幾家公司松口了。 為此,鄭謙特別設立了高額獎金。一共有六家公司待收購,每談成一家公司,會按照收購金額的1%來作為獎勵。 這些公司的估值基本上都在十幾億到幾十億不等。 也就是說,單單獎金就會有千萬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