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內(nèi)閣輔臣為首,帶領(lǐng)文官,以英國公張維賢為首帶領(lǐng)勛貴武將,分列左右。
當(dāng)御駕來到近前之后,幾名內(nèi)侍掄圓了鞭子在空中脆響。
一聲鞭響過后,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遠處圍觀的百姓們,全都閉上了嘴,保持安靜,只是仍然偷偷打量著御駕,想要一睹皇帝的圣顏。
兩聲鞭響過后,所有人全部都跪倒在地,但仍有膽子大的不時在偷眼觀看。
三聲鞭響過后,文武百官開始一齊山呼,無論是百官還是普通百姓,全都老老實實低下了頭,不敢再抬頭偷眼觀看。
所以,當(dāng)朱由校從御攆中走出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齊齊一片人們跪倒的背部,只有他一人仍然還站立著,俯視著所有人。
目光從文武百官的人群里掃過,朱由校看到一個弱小的身影也同樣赫然在列,隨同所有人一起跪拜在地上。
沒錯,正是五殿下朱由檢。
這是他主動要求這么做的,就是為了表明自己沒有不忠之心。
朱由校的目光只是稍微在他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便不在理會,淡淡地說道。
“回宮吧。”
“起駕回宮!”大漢將軍從近及遠,以此傳遞,將這句話傳播到每個人的耳朵中。
長長的御駕隊伍再次開始了啟程。
進入京城后,御駕所過之處,街邊已經(jīng)提前全部肅清,只有連綿不絕的御駕隊伍從中間穿梭而過。
由于朱由校讓人刻意營造,使得他這次回京成了凱旋而歸,一路所過,百姓們無不競相歡慶,遠遠圍觀。
口口相傳之下,使得朱由校的聲望果如預(yù)料的那般達到了頂點。
而且各地官員,包括京城各部官員都沒有出聲質(zhì)疑,并且還幫著渲染。
根本原因是,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文臣武將,都太需要這樣一場勝利以振日漸低迷的士氣了。
自從薩爾滸之戰(zhàn)后,明軍大敗,緊接著便是兩帝相繼駕崩,朝堂動蕩不安,各省都有各種程度的自然災(zāi)害,使得人心渙散。
如今好不容易可以有這樣一個機會,而且還是皇帝親自跑到邊防第一線去,所能起到的效果將更加顯著。
在所有人都抱有此目的時候,哪怕一些人想要拆穿這個謊言,也很快會被淹沒在滾滾浪潮之中,捏著鼻子只好認了。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很多人明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得不陪著朱由校繼續(xù)演下去,來為他提高自己的聲望添磚加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