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蔑視不僅僅是對于主角,還是對于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法官。 尤其是當他用語言把主角逼入絕境,調動法庭所有人的情緒,讓大家都認為主角是殺人犯的時候,這種傲慢更加的明顯。 甚至他的嘴角還帶上了一絲輕蔑的微笑,讓人看的非常氣憤,想揍他一頓。 陳景恪卻陷入了思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難道蔣問真的僅僅是想用這種表現挑動大家的情緒嗎? 不,他不是這樣的人,肯定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在里面。 可是他想不通還有什么深刻含義。 但沒關系,逆推。 蔣問是什么人?對他來說拍片不內涵點什么東西就相當于是白拍。假設他真的在嘲諷,那么在嘲諷誰? 想到律師的身份,想到燈塔國訟棍的強大之處,答案呼之欲出。 這個律師認為自己掌控一切,主角是不是真的有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讓主角有罪,并讓所有人相信主角有罪。 他在玩弄所有人,主角、旁聽觀眾乃至法官,甚至他在玩弄燈塔國的法律。 這樣想是不是一切都解釋的通了? 想到這里,陳景恪忍不住感慨,這個師兄還真是深啊。 他不覺得自己想多了,和蔣問接觸了幾個月他知道對方就是這種人,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能藏著深意。 對比兩個版本,只能說各有千秋。 但要問他喜歡哪個版本,自然是蔣問這一版。 原因很簡單,他是國人自然喜歡看到嘲諷燈塔的情節,更何況燈塔在這方面確實很讓人詬病。 而原版也不能說不好,但畢竟是燈塔國自己拍的,他們要體現本國法律的公平公正。 盡管主角是被冤枉的,可法律依然是公正的,而律師也是偉光正的。 繼續往下看,后面表演上的類似差異多不勝數,陳景恪都沒空思考了,只能留待以后有機會一幀一幀的翻看。 除了這些表演方面的差別,畫面色彩、布局、一些過度情節都和前世有區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