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生死斗,并不是官面上的認可的比賽。 而是幾個學校半公開的爭斗模式,每四年舉行一次。 爭斗分成三個層次,學生生死斗、團隊生死斗、教授生死斗。 雖然官面上不承認,但這可比什么全國賽要受到的關注多。 那些比賽終究是網絡中虛擬比賽,跟游戲一樣的娛樂項目。 但生死斗不同,而是現實的生死之戰。上了臺只有一個能活下來。 否則比賽不會結束,贏了得到死人的一切,輸了輸掉一切。 生死斗其實有一個專門的頻道播放,觀眾多的嚇死人,不是虛擬的比賽能相比的。 畢竟這是用生命在戰斗,輸了,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含金量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而高校生死斗,也算一種殘酷的傳統,誰也不知道誰發起的,也不知道為了什么。 但學校臨近,矛盾激烈,生死斗就是解決矛盾的地方。 當然了,事實就是,根本沒法解決。 學生生死斗,就是每個學校選出四個人,參加對戰,最終只有一個能活下來,不可以認輸。 當然,如果是同學校的走到最后,分勝負就行,這是僅存的仁慈。 然后就是團隊生死斗,實際上就是學校選擇一個百人團,雙方在一個地形分別兩個營地,進行攻防戰。 把對手殺光,或者獲得足夠的資源,就可以取得勝利。 教授生死斗,非強制,一般都是有深仇大恨的才會出現。 不過,這種情況不常見,沒有多少人會這么分生死。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南宮蕓和雪姬,兩人爭斗多年,不分勝負。 壓抑這么久,解決不了,只能在這個擂臺上解決。 教授生死斗在一方死亡,或者被廢掉以后就可以叫停。 華族北方生死斗就在這里,涉及五個大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