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仙靈華-《妖春秋》
第(1/3)頁
伯勉愕然,隨口言道:“為何……?”卻不知自己這“為何”二字從何而出。
只聽花蠶言道:“究竟龍王木娜為何會回到世,無人知曉,只是這趙父乃是靈華仙人的弟子,公子可知為何這《龍胛痞經(jīng)》未曾落款署名?”
“想是并未著完。”伯勉言道。
“公子真是聰明過人,此書三百年前便再無人撰寫。”花蠶言道。
伯勉得聽稀奇,問道:“這靈華仙人為何不將它著完呢?難道靈華仙人有何不測?”
“原因便在這珠子上!”花蠶蛾眉微觸,頓了頓,又道:“公子有所不知,仙靈與人類本就無異,相貌、外觀、體形、品性皆屬同系,都是女媧依著上神的模樣所造,只是仙靈擁有長存之軀,不受生老病死之限,比人類多了些壽數(shù)罷了。正因如此,仙靈才無法繁衍生息,一旦遭遇屠殺或是意外,便再也不可重生。以至于仙靈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從最早的千萬到如今僅存于世的,恐怕已屈指可數(shù)了。這也是女媧后來為何重建人類,又依自己的身體模樣創(chuàng)建出不同性別,讓生命得以延續(xù)的原因。”
伯勉只覺玄妙不已,但仔細推想,卻又微微入理,便問道:“仙靈數(shù)量因何而減?難道是遭人類所殆?”
花蠶微微一笑,言道:“至今能存活下來的仙靈,壽辰均在萬年以上,無論智慧,體能,法術,武藝,技巧。都比人類要有經(jīng)驗得多,人類若想與之為敵,決計討不了好,反倒是若有仙靈想與人類為敵,那定將是場極大的災難。仙靈數(sh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乃是史前那場戰(zhàn)爭,凡仙靈者也清楚自己的使命,數(shù)千年來一直以人類的姿態(tài)相助人類建立社會秩序,仙靈們深居簡出,漸漸不為人所知,數(shù)千年來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公子手中這顆氣靈珠的出現(xiàn)……”
聽到此處,伯勉凝神靜思片刻,一臉驚疑的望著花蠶。只見花蠶盈盈起身,提起桌上茶壺,行至大廳中央,矮身蹲下,但見廳中地板上有個鐵環(huán),花蠶輕輕將那鐵環(huán)拉起,竟帶起一塊方正的竹板來,那竹板下面是個竹制的滑桿,滑桿上系著一根麻繩,花蠶輕輕搖動滑桿,麻繩一圈圈包裹竹竿之上,很快便從樓下水潭之中打起一桶清水來。只見她將桶中清水倒入茶壺,又將木桶緩緩放回,這才蓋上竹板,提著茶壺往內室而去。不一會兒,又盈盈而出,走到桌前,輕身坐下。伯勉隨即報以一絲微笑,道:“有勞姑娘。”花蠶自也是微笑相還。又聽伯勉問道:“姑娘方才所訴,難道這珠子出現(xiàn),便改變了人類與仙靈之間維持了數(shù)萬年的關系不曾?”
花蠶右手微捋了捋額前青絲,遲疑片刻,這才對伯勉道:“三百多年前,西晉之地突現(xiàn)巨龍,而晉人對龍的認知僅限于傳說,當時,靈華仙人作為西晉王趙父的師傅,便受了一套制服巨龍的法門于趙父,趙父依此法門成功將巨龍殺死,并在龍尸之中取得一顆龍珠。靈華仙人經(jīng)過各方考證,終于證實這條巨龍便是木娜,而這顆龍珠,就是傳說中的生命之源。他開始研究靈珠之力,并收集了史前各種運用這些元素的古老記載,終于在那些刻在龜甲和獸骨之上的古老文字中發(fā)現(xiàn)生命之源的秘密。靈華仙人開始悄悄進行育妖化仙的實驗。利用現(xiàn)今的動物和植物培育妖靈。”
聽至于此,伯勉早已對花蠶所訴之事大感興趣,只聽他興致勃勃的問道:“哦?后來如何?”
花蠶又至內屋中將茶壺取來,續(xù)上香茶,這才緩身坐下,言道:“后來,靈華果真成功育化了妖靈,培育出女性煉妖體,但這些練妖并不完整,須得經(jīng)過很長時間幻化方可成型,靈華開始利用氣靈珠之力尋找其他四顆靈珠。于此同時,其余的仙靈們也開始注意到靈華的異變……”
伯勉聽言,沉思了片刻,恍然道:“靈華培育女性煉妖之體,難道他想繁衍后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武穴市|
武川县|
同江市|
洪江市|
临沧市|
乐清市|
茂名市|
贡嘎县|
柏乡县|
洛扎县|
合江县|
汶川县|
徐闻县|
湛江市|
长垣县|
新乡市|
鄱阳县|
松原市|
浑源县|
沙河市|
仁怀市|
英山县|
建昌县|
台东县|
工布江达县|
元氏县|
怀柔区|
临漳县|
会同县|
乡宁县|
广安市|
东港市|
新兴县|
北宁市|
乃东县|
淮南市|
府谷县|
汤阴县|
台东市|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