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大明太師》
第(2/3)頁
印度百姓不能沒有神寺,朝廷也不能讓印度失去他們的神寺。”
楊士奇侃侃而談,對答如流。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去印度的職責,更清楚在陳云甫的心中,印度的定位是什么。
同一個根莖上長出兩朵花,一朵枯萎了,另一朵就會長得極其鮮艷。
若是并蒂而生,那將都無法艷壓群芳。
陳云甫許是有些醉意亦或者累了,一直閉目養神,聽到楊士奇的話后也沒多回應,反而說起另一件事來。
“工科院那邊又搞出了個新東西,是給馬車用的專用軌道。”
“馬車的車輪在軌道上通行,這樣可以大大節省馬匹的力氣,它便可以拉動比原先載重量超過四到八倍的貨物且行進自如。
孤去看了,效果還是不錯的,就是造價有些昂貴,用鐵鑄成的軌道,每一里地,就需要大概六萬斤的鐵,而眼下一斤鐵,十五文。
也就是說,每一里地僅鋪設軌道的造價就高達九百兩。
南京府做了一份規劃,僅南京城內的六條軌道全長就長達一百二十里,需用銀十萬八千兩。
可南京的貨物哪里是南京自身生產的,這都是從外省地方運進南京來的,漕運或者陸運,漕運的河道疏浚、陸運的京道擴修這兩項工程還好做一些,可要是說鋪設一條甚至多條從南京往地方的馬車軌道,這筆數字,太大了。
僅用料錢就昂貴到天文數字一般,還有工人的工錢、日后維修的費用。
鋪設一條跨府乃至跨省的馬車軌道,就意味著朝廷要將驛站沿著軌道來設立,以期保護軌道,防止鐵軌被百姓熔斷偷盜。
孤沒看過預算,但心算了一下,南京離著北京得有三千四百里吧,一里地連料帶工大概是一千一百兩,三千四百里地,三百七十萬兩,不現實啊。”
楊士奇一直默默聽著,起初是不明白陳云甫說這事的原因,但聽到后面逐漸懂了,不過沒急著開口,只老實聽著陳云甫繼續向下說。
“軌道馬車,可以讓運力翻四倍到八倍,也就意味著可以讓運輸的效率提高四倍到八倍,這是個什么概念,孤可以讓西北的鹽價控制在十文錢一斤,可以讓云貴的糧價控制在五文錢一斤。
可以讓所有窮的地方都富起來,不是他們兜里的錢變多了,而是物價變低了,吃飽穿暖這個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可以實現的。
士奇,你說這件事和開疆辟土比起來,哪個才是真正的功蓋萬古?”
楊士奇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若如此,大王之功,傾三皇五帝、秦皇漢武加在一起也難以望其項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广汉市|
阿图什市|
买车|
西乡县|
长沙县|
汕头市|
肥城市|
泰州市|
长治县|
桂平市|
文山县|
温州市|
石棉县|
长乐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乐市|
喜德县|
涟水县|
黄陵县|
仪征市|
重庆市|
昆山市|
黄平县|
花莲县|
泰来县|
简阳市|
堆龙德庆县|
读书|
孙吴县|
西峡县|
南宁市|
绵竹市|
永德县|
黎平县|
平远县|
宜君县|
柯坪县|
手游|
澜沧|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