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資本必將戰勝士紳,因為時代生產方式必然是向前進化的。 閉關鎖國政策并非只是晚晴政府愚昧,而是因為皇權與近現代社會生產方式產生沖突時導致統治地位搖搖欲墜,晚清政府必須窮盡一切辦法穩定住皇權。 而限制資本進入近現代中國,幫助已經完全腐朽落后的士紳階級繼續在地方生存,就是在為封建王朝續命。 雖然代價非常慘重,使近現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但其目的還是成功了。 他們成功的多續了幾十年的壽命,并且撲滅了看似席卷天下的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起義。 地方的士紳階級團結起來和晚晴政府一條心,將自己所有的力量貢獻出來用于鎮壓所有反對晚清政府的叛黨。 不同的時代背景需要不同的政策綱領。 陳云甫如果篡權謀國,想要建立一個陳家王朝,那他的后代子孫,陳家王朝的后繼皇帝,就勢必又會走上這條老路。 限制思想,穩定皇權是必然的。 而現在的陳云甫不能搞陳家王朝,因為藍玉他們不同意。 因此,專政獨裁帝制要重新變回分封制,可是這個分封又不能內分封,將整個中國分的四分五裂,要是這么做的話,陳云甫就成了民族和國家的罪人,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幾千年甚至幾萬年。 內分封絕不可以,那就只能外分封,外分封就必然需要對外進行擴張戰爭牟取生存土地。 難聽直白點說,就是侵略! 侵略,需要兩個重要的因素組件。 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 陳云甫定下的外分封建制,就是制度,這個制度的能動性已經在前文中表現出來了。 常家將會為了這場戰爭不惜生死,大量想要在將來遼州出人頭地的文人、學子、士兵乃至商販都一擁而上,這就是制度能動性。 而思想,現在的中國還不具備,因為如今諾大一個國家只有兩種思想,第一種就是以皇權為主、統治階級為輔的封建專政思想。 第二種則是以官僚為主、士紳階級為輔的地方保護思想。 前者追求穩定,后者更追求穩定。 這兩種思想的積極性在于追求穩定,而不是追求擴張,所以就與之前的制度能動性產生了矛盾和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陳云甫想到了資本。 資本,更具有侵略性和貪婪性。 用利益作為驅使國家制度機器向外擴張的原油,就實現了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雙統一。 而這思想積極性的具象化表現就在陳云甫剛剛提到的銀行國債上。 “我陳家,會認購二百萬兩國債。” 陳希是第一個發出聲音的,人老精鬼老靈,他太清楚陳雲甫這一次來的原因,既然陳云甫給了他們商人面子,那他們商人就必須還給陳云甫一個面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