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大明太師》
第(1/3)頁
儀輅在北平耽擱了大概五天后,便起行前往遼東。
這一次入遼東,陳云甫要看的細很多。
堪堪過山海關進入廣寧中衛(wèi),俞以豐和遼東都指揮使王弼便接駕于此。
“本輔這一次來,要重點看看遼東都司的改制,還有就是整軍事項。”
王弼早就收到了藍玉、常茂等人從南京傳來旳風,更何況俞以豐這段時間大量的籌措軍需物資,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這是要動兵,故而早在陳云甫來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他接過陳云甫說的話,為其介紹道如今遼東的軍備情況。
“稟太師,如今遼東已經(jīng)從十六個衛(wèi)擴充到四十個衛(wèi),整整兩百一十九個千戶衛(wèi)所,其中,海州、丹東、鳳凰城這一片,我們就設置了三個衛(wèi),四十九個千戶衛(wèi)所,另外還有岫巖堡、鎮(zhèn)江堡、險山堡等在內的大小十三個堡城,沿著鴨綠江一代全面鋪開。
可以說,如今的遼東,已經(jīng)完全具備作為對朝鮮開戰(zhàn)后的前線戰(zhàn)略支點的能力,遼東不靠別人僅靠自己,就能夠支持一場二十萬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實現(xiàn)軍需物資自給自足。”
陳云甫頻頻點頭,復望向俞以豐問道:“遼東現(xiàn)在有多少丁口?”
“明籍三百二十萬,朝鮮籍五十七萬。”
“好!”
陳云甫擊節(jié)贊嘆:“你們立大功了。”
二人具露笑容。
待進了廣寧中衛(wèi)所,王弼又向陳云甫介紹起如今遼東都司改制過程中的變化。
“廣寧衛(wèi)之前有十一個千戶衛(wèi)所,軍戶一萬一千九百人,如今正在逐步裁撤,我們挑選了最精壯的兩千人編入新的遼東軍營中,從以往的忙時墾田、閑時練兵完全轉型為邊軍。
另外,在經(jīng)略使司專人的教導下,抽出了五百名識字認字者,成立廣寧稅司衙門,配合如今一體納糧的國策,執(zhí)行征稅任務。
余者全面改軍籍為農籍,分田歸民,務農生存。”
“如今,遼東都司四十個衛(wèi)已經(jīng)在改制過程中覆蓋了四成,我們計劃到明年中,完全落實改制,將組建一支人數(shù)大概在十二萬左右的駐防邊軍,成立二十個稅司衙門,總人數(shù),在一萬人左右,覆蓋整個遼東所有府縣。”
陳云甫仰頭,看著衛(wèi)所堂內懸掛在墻上的遼東堪輿圖,一邊聽著王弼的介紹一邊點頭,等到后者介紹完便說道。
“如此甚好,等到改制全面完成之后,遼東都司和遼東經(jīng)略使司便會汰撤。”
王弼和俞以豐兩人對視一眼,都點了點頭,知曉陳云甫的意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巨鹿县|
莲花县|
北京市|
克什克腾旗|
桃园县|
左权县|
顺平县|
淮安市|
永昌县|
获嘉县|
肥乡县|
共和县|
尤溪县|
淮阳县|
台东市|
库车县|
漾濞|
凌云县|
双柏县|
织金县|
买车|
明光市|
桂阳县|
丰原市|
两当县|
海城市|
泊头市|
枞阳县|
大埔区|
容城县|
天柱县|
绵阳市|
沙雅县|
潮州市|
武定县|
许昌县|
永登县|
建始县|
平湖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