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大明太師》
第(2/3)頁
“那些歸鄉(xiāng)心切的,可以向吏部申請,本輔會讓吏部酌情考慮,以后,盡量將入仕的翰林郎調(diào)到離家鄉(xiāng)相近的府縣任職,別都窩在京城里讀書熬時間等位置。”
陳云甫自入仕以來,一直對古代王朝這種選拔官吏或者任命官吏的制度不太中意,洪武朝的情況又更嚴重。
因為洪武朝嚴重缺官。
很多翰林郎在翰林院讀了幾年書,就直接扔到五品、六品的官缺上,甚至不乏直接提拔做一部侍郎的例子。
這不鬧呢嗎。
官員需要學習不假,但官員更需要的還是實踐,你總得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吧。
若說徐本那種,能把治下治理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地步,這種官員,你提拔做尚書、入內(nèi)閣那自然是合情合理。
“好了,咱們繼續(xù)往下批對。”
時間過的飛快,兩人忙的熱火朝天,一度連午膳都忘了吃,等到肚子都餓的咕咕直叫這才彼此對視,尷尬一笑。
“走,隨便對付一口。”
家里有包好的餃子,陳云甫招呼下人去備了兩碗,就這么捧著和楊士奇一人一碗水餃,守著兩疊咸菜對付過去。
“士奇可千萬別嫌棄本輔寒酸啊。”
“不會不會。”楊士奇囫圇個的咽下去,急著答話:“少師勤儉持家,乃是我輩楷模。”
“你也覺得勤儉是一件好事。”
楊士奇笑著:“那是自然。”
“好在哪里?”
這問題來的楊士奇為之一怔,這勤儉本身就是好,何必再問好在哪里。
“勤儉可以節(jié)約糧食、可以、可以省卻不必要的花費,用來應(yīng)付突發(fā)的意外,這不就是好事嗎。”
陳云甫點點頭,繼續(xù)問道:“那和勤儉相反意思的叫什么。”
“自然是鋪張浪費。”
陳云甫繼續(xù)考校道:“如果把勤儉和鋪張放在一起,它們倆都屬于什么?”
楊士奇蹙眉想了一陣后說道:“跡?”
“對,它們倆都屬于一種行為,屬于跡。”陳云甫便笑了起來:“跡是心的延伸,勤儉發(fā)于何心?”
楊士奇知道陳云甫這是在考校自己是否具備做其秘書的資格,立馬正襟危坐的對答道。
“勤儉發(fā)于克己之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铜川市|
叶城县|
渭源县|
菏泽市|
塔河县|
达拉特旗|
仪陇县|
竹溪县|
泾川县|
玉屏|
合江县|
调兵山市|
金塔县|
明星|
东丰县|
涡阳县|
左云县|
南汇区|
福安市|
偃师市|
松滋市|
定远县|
南平市|
新乡市|
永顺县|
溆浦县|
岳阳市|
合川市|
红原县|
舒城县|
广西|
安福县|
根河市|
河间市|
东乡族自治县|
苏州市|
调兵山市|
青海省|
嘉禾县|
历史|